4.3.1《秦岭——淮河分南北》导学单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1《秦岭——淮河分南北》导学单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第三课《秦岭——淮河分南北》导学单
教学目标评论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读图,了解秦岭—淮河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重点难点评论
重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南北方气温、降水、河流水文(自然环境)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画一画:在图中描出秦岭——淮河线的大致位置,并试着画出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结论:在 区内,以 为界分成南方、北方地区
填一填:你知道南北方的差异
南方 北方
气温(1月均温)
降水(年降水量)
河流水文
气候类型
民居
饮食
主要作物
写一写:(从作物、饮食、民居、交通等角度补充诗歌)
秦岭淮河分南北
中国南北差异大,秦岭淮河把界划;
南方端午划龙船,北方冰雕人人夸;
夏季高温都下雨,冬季南北温差大;
……
南方北方我都爱,大千世界大中华。
通过刚才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形和气候有了初步了解。
丽丽和小美这两个好朋友可不止就发过这两张自己家乡的风景图片,这里选取了她们互发的6张图片,通过一个游戏环节进一步探究南北方的自然、人文差异。
课堂PK,将6个组分成两大类,南方组和北方组。PK具体内容如下:
1、展示6幅图片
2、请南方组和北方组分别找出反映南方和北方特征的图片
3、六人小组任选两幅图片,给这两幅图片写解说词(要求:图片内容并分析原因)
4、最后先请一组选择一幅图片讲解,然后另一组同学选择相对应的图片来说明
南北方差异(生产生活)
生产生活(人文环境) 小美家乡(南方) 特点(类型) 丽丽家乡(北方) 特点(类型)
民居
种植作物
饮食
在图上描出0度等温线,说说它大致经过了我国的哪条地理界线。
比较我国一月与七月南北方的温差大小
我国冬季温差大,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南北方差异(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小美家乡(南方) 丽丽家乡(北方)
气温(1月均温) 1月高于0度 1月低于0度
降水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
河流水文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了《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课,了解我国的国土和民族基本情况和我国的地形、气候主要特点后,本节课课标是1-2-6“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等方面的特点。”
我在本节课课堂设计中把握了以下几个教学要点是: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环境特征;南北方自然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特点;既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区域人文特色,又反映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采用了基于课前导学单完成下的任务导学法。课堂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说整节课堂有不少的亮点。比如:《课堂大PK》环节,通过南北方差异较大的图片展示,学生们通过比较,南北方在生产生活方面如民居、主要种植作物、饮食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由于两地的气候降水等自然环境不同。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对南北方人文特点的讲述,学生接受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主动探究差异及分析原因。充分发挥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而言效果更好的探究式学习。
又如《读图话差异》环节,通过学生,走到多媒体课件边,读取1月等温线图,找到0度等温线大致通过的地理界线,了解南北方1月均温的不同。再通过1月、7月等温线对比,得出,南北方夏季温差不大,冬季温差大。通过800毫米等降水量线读取,找到大致通过秦岭淮河线,所以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读图话差异让学生对前面的课堂PK南北方人文环境差异的原因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讲本节课的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突破。
再如《写诗话差异,南北一家亲》环节课堂活动形式多元,将课堂小结通过写诗歌的
形式呈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并有效达成本节课情感目标。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主要是,课堂学习内容较为抽象,我的课堂采取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学生在说差异方面发挥的都很不错,但在地理知识解读差异原因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学情,所以分析时有不少不够准确,科学的表述。但是在课堂上由于导学任务较多,所以课堂的教师即时评价不够。我主要采取的是生生互相评价的方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师的归纳总结,落实知识点方面尚有欠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