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1延续文化血脉导学案周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审核人: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课题 5.1延续文化血脉 课型 新授 课时:1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道德修养:通过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与价值,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健全人格: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学生自我反省,树立积极的思想品质。责任意识:通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路径,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责任感。,重点 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及做法。难点 以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预习案1.中华文化的形成及特点(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特点: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 的 和 有容乃大的 。3.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新时代, 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和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中华文化的重要性(1)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2)中华文化 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 。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 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 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 的力量。(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 、 和 的传承发展7.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 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 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 ,高尚的民族 和远大的民族 ,是世代相传的民族 ,是建设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美德 ,博大精深。(3)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和 ,成为一种文化 。(4)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9.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 职业道德、家庭 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 、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探究案1.(2022年内江)【北京冬奥 文化盛宴】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充满哲思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始于“雨水”,止于“立春”,蕴藏了中国独具魅力的古老历法;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与冰晶外壳相结合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AR等现代科技的加持,使得整个开幕式美轮美奂,充满未来感、时代感、设计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架起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结合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如何做到“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的。2.(2022年湘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冰雪之约,中国之邀。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传承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文化“基因”,也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雪游龙”“雪如意”等五大竞赛场馆的命名,撷取文化精华,表达了吉祥、美好等丰富的文化意蕴。两次奥运会都将传统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融为一体,蕴含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延续了中华文化血脉。材料二 从2008到2022,短短14年间,越发自信而沉稳的中国冲破重重挑战,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早已不同往日。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当下,中国精心筹办冬奥会,彰显大国担当,发出“中外互融,同舟共济”的真诚倡议,给世界前路照亮一束希望之光、团结之光、和平之光,为人类在艰难时刻守望相助,携手奔赴美好未来注入信心和力量。(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承办的两次奥运会都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说说两次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3..(2022年甘肃天水)【促中外交流展华夏风采】材料一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本届冬奥会,其中一大亮点就是“中国风”,从开幕式上的冰墩墩、黄河、中国门、中国窗到闭幕式上的红灯笼、12生肖冰车、中国结、柳枝,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北京冬奥会上随处可见,无处不体现着中国风采。材料二近年来,我省通过多种措施与方式,助力敦煌“朋友圈”在发展中不断扩大,努力搭建敦煌文化走出去的国际性交流平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结合材料一,请说说北京冬奥会展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我省努力搭建敦煌文化国际性交流平台的意义。请为弘扬陇原文化设计一条标语。训练案1.(2022年湖北武汉)北京冬奥会亮眼的“中国风”备受外媒追捧。冬奥会徽的汉字设计、开幕式的24节气倒计时、焰火“迎客松”……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枝独秀 B.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全盘传承C.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2.(2022年重庆B卷)重庆某高校用红色文化浇筑青春之魂,用传统文化滋养青春心灵。“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红岩有声漫画”“川刷艺术体险之旅”等成为该校一张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创造性的转化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②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滋养着时代青年成长③一张张文化名片,铸就了中华文化新辉煌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2年四川达州)2022年2月,北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学“冬”为灵感来源(如图),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每一名中国人都为中华文化充满自信和自豪。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中华文明因交流互签而丰富多彩④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二十四节气”开启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幻化成破冰五环;从二十四节气画面带出的古诗词,到以“燕山雪花大如席”创意的主火炬……中国的文化元素贯穿于整个开幕式的始终。这样做①传承了全部中华传统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②有利于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2年湖北武汉)诵读红色家书、表演红色课本剧、寻访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武汉市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党史。这些活动A.有利于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反映了红色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C.能够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D.体现了武汉市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文化发展6.(2022年安徽)一日,某老人突发疾病昏倒在地,一路过医生跪在他身旁对其急救,周围的群众也纷纷加入救护。经过急救,老人脱离危险。众人的半动①诠释了传统美德,彰品显中国价值②是对他人生命的关切,传递了温暖③是凡人善举,传递了人间的大爱④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值得我们赞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2年山东泰安)虎年立春之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运动员入场时走过的“中国窗”,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矗立鸟巢,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贯穿全场,再一次惊艳世界。从中我们体会到A.我国坚定的文化自信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只有通过举办国际盛会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8.(2022年天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国风”赛道、“S”形“雪如意”跳台……这些承载着中国元素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A.历经沧桑,引领世界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D.全盘吸收,兼收并蓄9.(2022年四川泸州)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顺利通过审议,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其所包含的22个文化遗产点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优秀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④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2年广安)“青绿千载,山河无垠。”央视虎年春晚,源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穿越古今,为观众呈上视觉盛宴,引发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共情。这说明( )①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②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节目获得美好情感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物质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2年湖北)由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龢(读音hé)——中国早期乐器文化”展,今年5月1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如图为部分展品。本次展览为期3个月,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讲座,将乐器背后的技术、文化理念传播给公众。中国早期的乐器文化( )①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②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优秀文化③代表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它的传播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2022年辽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革命文物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的独特价值持续彰显。这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文化自信 B.制度自信 C.理论自信 D.道路自信13.(2022年广东)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云展播”,结合馆藏文物开发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为文化遗产走近大众、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②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③能够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统一④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2年海南)2022年4月23日,第十四届海南书香节暨2022年海南全民阅读活动启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助于( )①全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②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③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④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2年凉山州)《觉醒年代》《长津湖》《水门桥》《人世间》《叛逆者》《零容忍》……近年来,多部弘扬爱国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影视作品陆续与观众见面。观看此类影视作品( )①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唯一途径②有利于厚植爱国情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所有文化需求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16.(2022年郴州)“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由我市创排的红色现代昆剧《半条被子》惊艳第七届湖南艺术节,这是已有1600年历史的昆曲对红色长征故事《半条被子》进行发掘、整理、创作出来的。日前该剧已成为推介郴州、宣传湖南,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演绎红色故事的精美名片。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包容力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创造力④薪火相传、历久弥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2022年随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冬梦”“飞跃”体现了中国书法与体育运动的完美结合,吉祥物“冰墩墩”形象来自国宝大熊猫,“雪容融”的设计灵感源于象征团结喜庆的中国灯笼。北京冬奥会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有利于充分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③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④体现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22年宜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年春节,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有相同的传统习俗。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弘扬中华文化,是因为( )A.依靠文化力量就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C.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D.海峡两岸对和平统一已达成充分共识参考答案:预习案探究案1.①24节气倒计时短片,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冰墩墩的设计传达着中华民族团结、创造、奋斗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气度,神韵;③科技的运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和交流传播;④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认同感。2.(1)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体现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构建人类共同体;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展现了我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彰显大国担当等。3.(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①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②有利于在继承基础上加强文化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有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并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④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弘扬陇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等。训练案DBDDA AA BBA CAABA DAC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