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
周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6.1正视发展挑战 课型 新授 课时:1
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正确理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理解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必要性。责任意识: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发展,增强节能环保意识,积极资源环境反面的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重点 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
难点 坚持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选择。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案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严峻性P75(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 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人口问题加重了 和 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基本特点是什么?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基本特点:人口 大,人口 偏低。新特点:P75第二段后三行。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长期性、 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 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 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 。P76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P76(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 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的需要,促进 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是什么 资源日益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 日益突出。6.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 P78(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大, 多,但 资源占有量少, 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7.资源现状对我国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P78(1)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 和对 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 ,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2)对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 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8.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是怎样的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 。(1)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 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2) 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高发呈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9.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P79(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 ,威胁着人民的 和身体健康。(2)生态环境没有 ,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 。10.我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 P80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 才能得到解决。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坚持 发展,走 发展、生活富裕、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探究案
1.(2022年广东)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逐年减少 B.劳动力人口严重不足 C.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16.(2022年绥化)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让人民更富裕,让国家更富强,让中国更美丽。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请写出我国的资源现状。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的基本国策是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建设哪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中学生能做些什么?2.(2022年浙江宁波)“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宁波“账本”显隐忧宁波市耕地、人口调查数据表(部分)年份耕地(万亩)总人口(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亩/人)2009334.2571.020.592021218.28613.660.36从上表数据中你发现了哪些隐忧?材料二耕地“亮码”在行动(绿码)从2018年开始,宁波市用三年时间为耕地建立了“健康码”,赋码流程见下图。依据材料二,分析耕地“健康码”的建立在耕地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材料三耕地“兜底”保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落实耕地保护,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资源、人口与发展三者关系角度简述“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性。3.(2022年重庆B卷)“零碳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尽可能节能减排并且降至最低、直至为零的境界。某校将举办“高峰论碳”研讨活动。生态社团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将以“零碳生活引领未来”为主题进行发言。请你运用所学国情国策相关知识,完成发言提纲。写作要求:①结合以上方案,放眼未来,重点分析零碳生活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依据。②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文字简洁。
训练案
1.(2022年江苏苏州)在中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是因为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资源消耗量大②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与人民幸福③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速增长阶段④粮食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2年北京)如图中的两张照片间隔60年,拍摄的是塞罕坝林场的同一地点。经过三代林场人的艰苦奋斗,塞罕坝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的巨变() ①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②说明人类应该避免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③体现了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④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年营口)2021年8月2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是为了(  )①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②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③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④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2022年湖北武汉)碳中和要求人们通过种植树木、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为此,武汉市政府将嵩阳山、将军山列入首批碳中和林地。据测算,这两片碳中和林,未来30年可吸收约3万吨碳排放,这体现了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②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③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就是改善生态环境④建设生态文明,应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2年辽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下列属于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的是(  )A.总人口增速趋缓,老龄化加剧 B.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C.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D.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6.(2022年齐齐哈尔)全面放开中小城市落户、特大城市积分制落户、随迁子女异地中高考、身份证等证件异地办理等政策,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是(  )A.老龄化加剧 B.大量人口流动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素质偏低7.(2022年江苏苏州)近年来,江苏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稳定达到优级水平。这表明A.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禁止开发利用资源 B.坚持绿色发展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得到彻底改善 D.生态良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唯一目标8.(2022年甘肃天水)2021年10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指出:要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该《规划》的实施①能够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③有利于改善我省的生态环境 ④有利于建设美丽甘肃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2年湘潭)暮春时节,沿着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依山而建的游道行走,花香扑鼻,景色宜人。如果不是看到路旁宣传栏的介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乌黑一片、污水横流的废弃矿山。原湘潭锰矿地区脱胎换骨的变化得益于我国(  )①坚持和贯彻了新的发展理念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已消除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2年云南)亚洲象是云南的宝贝,云南与亚洲象相生相惜,相依相偎。为了让亚洲象幸福地生活,云南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1个州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多年保护,亚洲象数量逐渐增加,云南成为亚洲象的幸福家园。这说明A.人类可以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B.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C.保护亚洲象要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D.人类是亚洲象的主宰者11.(2022年湖北)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八成以上交通用车为新能源车辆,造雪融化的雪水经净化处理后实现再利用……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②中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已建成美丽中国③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我国积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2022年永州)“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为零,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提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兑现承诺需要(  )①政府依法行政,加强执法力度②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坚持以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为中心④个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做低碳一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2022年浙江绍兴)在传统煤炭能源大区内蒙古,一项风电光伏项目在库布其开工,该项目投产后生产的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过100万吨,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300万吨。该项目的建设①可以大大增加煤炭资源的供应量 ②有利于内蒙古地区的环境保护③体现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④可从根本上解决当地能源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2年怀化)关于漫画《三孩生育政策来了》表述正确的是(  )①根据我国人口国情,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的调整②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③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和谐④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过时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BCAB BBDBB BCCAC 1.(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2)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绿色出行,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2.(1)耕地总量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多地少,粮食保障有隐患等。(2)耕地一本账,耕地资源数据化;耕地易监管,使用情况全掌握;违法早知道,整改措施早落实等。(3)资源、人口与发展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耕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耕地资源如遭到破坏,会影响粮食安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保护耕地等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①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据:我国自然资源总体紧缺。②有利于减缓交通压力,方便人人们出行。依据: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依然研究。③有利于节约粮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依据: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④:有利于开发新能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据: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