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分子的基本性质,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情景导入】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什么呢?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物质的微粒性【阅读】教材第48页至49页,图3-1、2、3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 和 等构成的。知识点2:分子的性质【阅读】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千克,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以20滴水为一毫升计算,这个数字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如果拿一个水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所以,分子的 和 都很小。【实验探究】教材第49页1.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一现象:实验二烧杯A 烧杯B现象解释所以,分子总是在 。【思考】水能蒸发,受热后蒸发加快,这是为什么呢?。2.[演示1] 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的实验。现象:所以,分子间是有 的。[演示2]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结论:【交流讨论】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2.一般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的微观理解。【知识归纳】1.物质是由 、 、 等微粒构成的2.分子的性质(特征):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⑵分子总是在不断 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⑶分子之间有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1.泡茶后的茶杯残留茶香说明( )A.分子的体积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2.给变瘪的篮球打气,篮球即鼓胀起来。从分子角度描述球内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个数增多 D.分子质量增大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关于梅香扑鼻合理的解释是(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数目变多 D.分子发生了分解4.将密封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 )A.气体微粒的数目增加了 B.气体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了C.气体微粒的体积变大 D.气体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5.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B 50L 水和 50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100L 分子之间有间隔C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D N2 的化学性质不活泼,O2 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 水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C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体积变大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气体可以被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课题3 制取氧气参考答案【课堂练习】-7:C C B B C C A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浓氨水酚酞溶液氨分子的扩散实验浓氨水酚酞溶液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水空气1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分子可分为原子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构成,知道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2.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明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联系。【情景导入】水的蒸发与水的电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二、自主探究:知识点3: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比较1.分子【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50~51页并思考下列问题: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这一说法对吗?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是不是水中就有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最小粒子有哪些?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1)水加热变成水蒸气;(2)水氢气+氧气;(3)食盐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 ,变成了 。⑴分子的概念: 最小粒子。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⑵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反应物的分子 分解 结合 聚集 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 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 分解为 和 ,每2个 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 聚集成金属汞。【交流讨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2.分子、原子的概念3.分子、原子的区别及联系2.原子:⑴原子的概念: 。⑵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都很小;不断地运动;有间隔。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 原子定义构成物质特征区别联系4.分子、原子、物质间的联系【知识归纳】1.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可以相互结合形成 。3.化学变化的实质: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锰 C.二氧化硫 D.水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铝 B.石墨 C.一氧化碳 D.氯化钠3.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都不能再分4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列现象和变化进行微观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柳絮纷飞——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时,分子或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时,分子间隔变小并停止运动D.食物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其性质也发生变化5.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到“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B.C. D.课题1课时2 分子可分为原子参考答案【课堂练习】-6:A C C D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1.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学案.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1.2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