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重点)3.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情境导入】判断下列方程式的正误,并说明原因。(1) Al+ O2 ======== AlO2(2) Al+ O2 ======== Al2O3(3)4Al+ 3O2 ======== 2Al2O3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阅读】自学课本P99~100,完成以下问题: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必须以 为基础;⑵遵守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1) ;(2) ;(3) ;(4) 。3.注意:⑴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 。⑵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⑶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如果 ,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 ,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无中生有要打符号)知识点二:配平的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Fe+O2----Fe3O4 选择O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4的最小公倍数为4,故Fe3O4系数为1,而O2的系数为1,然后调节Fe的系数分别为3,既原方程变为:3Fe+2O2 Fe3O4。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Fe2O3+C----Fe+CO2 选择O原子,因O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所以先将 Fe2O3用偶数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C.Fe2O3 、CO2的系数,分别为3.4.3,即得2Fe2O3+3C 4Fe+3CO2 。3.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在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O2+C----CO反应中:O2---CO2 ,CO 里1个O原子,那么氧分子里2个O原子,然后调节为CO 的系数为2,即得O2+2C 2CO。【小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⑵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⑶标:即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固体时,不须注明!将“—”改成“==”。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②奇数配偶法;③观察法。【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C+H2O=H2+CO B.2Cu+O2=2CuOC.C2H5OH+3O2=3H2O+2CO2 D.NH4HCO3=NH3+H2O+CO22.关于Mg+CO2MgO+C,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反应 B.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C.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3.二氧化碳能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丙的化学式为H2OC.丁中含有6种元素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4.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B.乙是H2O2,丙是H2O, 乙和丙中都含有H2C.甲、丁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不同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16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B.x=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6.我国“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探访太空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史的辉煌.其中航天飞行器座舱的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在上图空气更新的过程中,C.H、O三种元素中的_____元素没有参与循环利用.(2)装置(Ⅱ)中的CO2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3)从装置(I)、(Ⅱ)、(Ⅲ)中可知道O2来自_____和_____(填化学式)两种物质.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课堂练习】1--5:D D C D D6. C CO2+2H2C+2H2O 分解反应 H2O CO2点燃高温点燃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