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化学学科只有一年的教学时间,学习任务重,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为了适应中考,教师讲,学生听,这样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了贯彻齐齐哈尔市初中化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推动课堂改革,提升初中化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实验还给学生。课堂是鲜活的,变化的,课堂具有挑战性。课改要求学生实验探究,尊重实验客观规律,符合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子和原子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中接触到分子和原子,由于分子和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比较困难,针对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取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建立化学建模思想、小组讨论、小组设计实验,小组动手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案例描述:本节课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世界,对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组成和微观物质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从宏观现象想象分子运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本节我采用课前下发导学案,课上引导学生讨论,自助互助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动手完成探究改进实验。案例分析:教学目标:认识分子的性质。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的改进。分子概念的形成。教学重点:分子概念的形成。教学难点: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的改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用品:品红,烧杯,药匙、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和滴瓶,点滴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提出猜想【师展示图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教师让学生齐读诗并思考,为什么我们闻到花香?【生回答】构成梅花的微粒不断运动。【设计意图】从诗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环节二:学案导学,引导诱思。教师首先检查学生导学案复习情况,用展台展示个别学生导学案完成较好的,给学生示范。教师讲解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中实验3---1的实验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有的小组用热水进行实验,有的小组用冷水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热水中品红扩散比用冷水扩散快。教师到学生中间去指导实验。【过渡】通过品红扩散实验说明构成品红的微粒在不断运动,那么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请看视频资料。【师展示资料】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并且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8页最后一段文字。通过学生看到的和听到的同学们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过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那么分子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师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49页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并设计改进实验方案。【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积极讨论改进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教师提出要求,设计实验理念要节约药品并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仪器】点地板、滴瓶滴管、胶头滴管、脱脂棉、滤纸条、橡胶塞、注射器、试管。【师提实验要求】学生要按要求规范操作实验,学生要注意实验安全,教师强调学生一定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浓氨水的气味,因为浓氨水刺激人的鼻粘膜,使人氨水中毒。【生准备实验并小组做实验】学生选择仪器和药品做实验,教师到学生中间巡视并指导学生操作,学生小组实验后每组派一个成员到前面与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完成。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把实验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过渡】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还有哪些性质?【师指导学生实验】教师给每小组发两个注射器,指导学生一支注射器吸满水,另一只吸满空气,让学生小组成员慢慢推,学生发现吸水的注射器推着比空气注射器困难。教师引导学生这是为什么?【生展示交流】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得出分子之间有间隔。【点拨提升】我们通过实验获得了分子的性质,那么什么是分子呢?请同学阅读教材50页第二段。【师精讲分子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教师多媒体展示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氧分子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分子可以灭火。通过教师举例学生推理出: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教学环节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师抛出问题】我们学习了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阅读教材50也第一段和第二段,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小组讨论完成。【生阅读并讨论】学生讨论【生展示交流】小组同学踊跃到前面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用分子观点解释。【师点拨提升】教师及时表扬学生深入思考,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过渡】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下面进行巩固环节。教学环节四:当堂巩固,课堂总结学生练习5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师抛出问题】本节你学到了什么?不足是什么?以后学习做到什么?【学生总结】学生到前面进行总结。教学环节五:达标测评,布置作业【教师抛出有难度问题】1、从分子角度解释水的沸腾是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2、从分子角度谈谈如何鉴别白酒和白醋?【同桌讨论互答】同桌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达到学生共同进步。【布置作业】教师下发下一节导学案,布置学生课下做好预习,为下节课做准备。四、案例反思:我通过本案例教学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在课堂上该放手就放手,教师不要束缚学生思想,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本节课教师因势利导,化学实验都是学生独立完成,完成的相当好,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并把学生潜能挖掘出来。要上好自主互助合作学习课型,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制定好导学案,让学生预习有目的性。总之,教师的课堂应该是鲜活的,有魅力的,展现学生风采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