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自然界的水教案
复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应产物;
2、能够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3、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4、知道并熟练记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的特点
5、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
复习重点和难点
1.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应产物;
2、能够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3、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4、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4.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有: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2)对被污染的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课题2 水的净化
1.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⑴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a.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b.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a.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
b.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
c.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⑵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②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等。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下列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如砂石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纱布等。
2.活性炭主要是吸附掉一些色素及有异味的杂质。
3.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方法。
4.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⑴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①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硬水。
②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硬水,有大量泡沫出现的水是软水。
⑵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
②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
⑶硬水软化的方法:
①生活中通过将水煮沸或暴晒。
②实验室里用制取蒸馏水的方法。
课题3 水的组成
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水、并 放出大量热。
3.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检验氢气纯度的力法是: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4.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等。
5.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
单质和化合物比较
概念 举例 区别 相同点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氢气(H2)氧气(O2)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H2O)、二氧化碳(CO2) 不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6、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1)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分类 意义 实例
宏观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
①表示该物质组成元素 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
微观 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②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每个水分于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如:
2.化学式的书写
A.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②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数字(常是“2”)来表示: H2 O2 N2 F2 Cl2
B.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 氧化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如:HgO、CO2、 SO2、Fe3O4 、P2O5
写法:氧元素在右 读法:氧化某 几氧化几某
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KCl Na2S
写法:一般正价在 ,负价在 (即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 )
读法:某化某
3.化合价。
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写法:元素符号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
如:+1 -1 -1 +2
Na、 Cl、 OH、 Ca
3、原子团:
有些物质如Ca(OH)2、CaCO3中的OH、CO3原子集团,作为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好象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根,根也有化合价。
4、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
化合价 离子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 元素符号右上角,先数后符“1”省略
实例 +1 -1 -1 +2Na、 Cl、 OH、 Ca Fe2+、Mg2+、Al3+、Cl-、SO42+
联系与区别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电荷通常在数值上相等,位置不同,正、负号的写法不同。
(1)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a.氧元素通常显-2价;
b.氢元素通常显+1价;
c.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d.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②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③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相互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①用顺口溜记忆
负一氟溴正一氢钾钠银 负二氧正二钙镁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价硫都齐全 锰氦氯有多价,氯显负价都是负一价
②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1价:铵根
-1价:氢氧根 ,硝酸根 ,氯酸根
-2价:硫酸根 ,碳酸根
(2)化合价规则的应用:判断化学式的正误2、求化学式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化学式的简便方法(化合价交叉法)步骤。
4.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
(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例:H2O中H:O=
NH4NO3中N:H:O=
(4)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
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
(二)题型、方法归纳:
自然界的水有关内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中考主要考查净水的方法、过滤操作的要点、水的组成实验、化学式的书写、计算等内容。
(三)典例精讲:
典题1: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内容。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物质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是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所以A、B都是错的。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
答案:D
典题2:下列有关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水的性质的知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通电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构成水的粒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答案:D
典题3:现有①氧气 ②空气 ③碱式碳酸铜 ④氯酸钾 ⑤硫 ⑥水 ⑦氧化镁 ⑧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属于含氧化合物,_________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一定要搞清分类的标准,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及混合物。
答案:①⑤ ③④⑥⑦⑧ ③④⑥⑦ ⑥⑦ ②
典题4: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其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净化水质的方法及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茶叶与水的分离是固体、液体分离,固体、液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所以茶叶与水分离原理是过滤;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除去水中杂质;经过净化的水常用二氧化氯来消毒,因为二氧化氯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硬水与软水的不同之处就是钙、镁离子的含量不一样,硬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多一些,降低水的硬度也就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采取的措施是加热煮沸或蒸馏。
答案:(1)过滤 (2)活性炭 (3)ClO2 (4)加热煮沸(或蒸馏)
典题5: 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 )
A.看颜色 B.闻气味 C.加食盐水 D.加肥皂水
解析:本题考查硬水和软水的成分及区分、鉴别方法。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无味且都不能和食盐水发生任何反应的液体。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遇到肥皂或洗衣粉时,不易起泡。而蒸馏水中含极少甚至不含钙、镁离子,加入肥皂水易起泡。答案:D
(四)归纳小结:该单元重点内容是水的净化方法、重点掌握过滤操作步骤;水的电解实验的现象、结论;化学式的定义、意义以及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掌握根据化学式进行的有关计算。
(五)【板书设计】:
1、水的净化主要的过程、过滤操作的步骤、硬水、软水的定义、检验、转化。
2、氢气的性质、验纯,水的组成实验的现象、结论、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
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以及会区别。
4、化学式的定义、意义、书写、读法,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作业布置】自然界的水同步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又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等内容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把化学的一些概念和基本操作穿插于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借助生活中知识理解所学内容,将教材上学到的知识外应用到生活中,同时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