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重点和难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合作交流、分析问题能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实验、对比、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仪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3只)、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小烧杯2只、小喷雾器二只、镊子、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只、石蕊染成紫色的小花数朵、酒精灯等。药品:稀醋酸、澄清石灰水、石蕊、蒸馏水等。其他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实物展示:雪碧、可乐、芬达、汽水,你知道它们的成分吗?可能是二氧化碳吗?你们知道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吗?让我们一起走近二氧化碳世界,体验二氧化碳的奇妙之处吧!(板书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二、预习检测: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色_____味的_____体,溶解性:____于水(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_____或_____ 。固态的二氧化碳叫_____。干冰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气体, _____ (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_____,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三、新知新解: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一: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大于空气向天平两端挂两只纸口袋,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探究二:CO2能否溶于水在装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1/3的水,立即旋紧瓶塞,用力振荡。要求:观察饮料瓶的变化情况,思考说明什么?探究三: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向放有燃着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展示实验器材,指导学生思考猜测):(1)“水可以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你有没有见过气体能倒来倒去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否从集气瓶中倒入烧杯中?”(2)“如果我真的能把二氧化碳倒下去,你猜想会观察到什么现象?”(3)两支蜡烛同时熄灭,还是哪支蜡烛先熄灭?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回答 通过以上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因为有自己的猜测,都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会很专注地观察。并引发自觉的交流。当观察到的现象与他的猜测一样时,非常的兴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其问题意识,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创新。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视频:意大利狗死洞说明:二氧化碳能否供给呼吸探究实验四: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现在大家和我一起玩一个魔术,把桌子上的一种叫做石蕊的紫色溶液滴入刚才变形了的饮料瓶中,观察。趁势发挥引导学生猜测:是瓶中什么物质使色素石蕊变红了?(小组讨论活动)解释石蕊是一种色素,演示它遇到酸会变红实验学生实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醋酸喷水(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太阳下晾晒结论:碳酸不稳定,会分解。 H2CO3→ CO2 + H2O 思考:狗为什会死呢?学生动手实验, 观察并描述现象展开小组讨论,瓶中存在的物质由学生争论得出:是水、二氧化碳、或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某种物质?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所猜测的物质呢?(组内思考,提出办法)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结论: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按照要求继续探究并思考:晾干后花从红色又变成紫色,为什么?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完善自己的设计。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探究活动五:二氧化碳能否与石灰水反应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实验并解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即时应用:如何证明一瓶可乐或雪碧是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呢?为什么汽水又叫碳酸型饮料?(讨论探究方法,选学生来配合教师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观看实验现象聆听老师讲解 学以致用,理解生活常识 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氧化碳用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图片浏览、视频播放(温室效应)指导学生讨论:你对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有何认识?通过发言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两面性,研究和使用物质时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考虑不利的因素。 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二氧化碳的应用讨论并发表看法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四、随堂练习:1、向蔬菜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防治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2、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3、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4、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有三态变化,固态CO2 (干冰)2、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碳酸不稳定,会分解:H2CO3→ CO2 + H2O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 + Ca(OH)2→ CaCO3 + H2O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无、无、气体、能;2、液体、固体、干冰、吸收、降低随堂练习:1、C 2、D 3、D 4、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