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3.结合图文资料,说出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教学重难点】重点: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难点: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风力发电和道路太阳能照明装置,请同学们观看图片的同时,对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利用有初步的认识,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新课讲授: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1. 自然资源的概念活动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找到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资源。同时教师强调,概念里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而且对人类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内涵。活动2:引导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进行辨析,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由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原因。2.自然资源的分类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找出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活动2:引导学生对不同自然资源类型进行辨析,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由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原因。合作探究1: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提供材料,有学生进行推理总结: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活动:通过阅读材料:得出结论: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合作探究2: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为什么出现人均不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总结:从人口、需求、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等角度进行分析。合作探究3:面对我国这样的资源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讨论: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值使用;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说一说:保护自然资源,中学生可以做哪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节约、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议一议:面对我国这样的资源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节约资源,持续发展。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后反思】对于学生而言,环保教育的成果应落实在行动上。“活动”课文启发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关注社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保;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和倡议,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教材注意挖掘学生体验和生活经历,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