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型】21 压强差原理的应用-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速练 通用版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题型】21 压强差原理的应用-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速练 通用版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题型】21 压强差原理的应用
在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因为不同原因会导致内外压强不同,从而形成压强差,而压强差的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气密性检查;2.防倒吸装置;3.喷泉实验;4.启普发生器原理;5.排水量气装置;6.其他应用如储气装置。
一、气密性检查
1、凡是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
(1)明确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 (2) 关键是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
例1、用示意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把导管伸入水槽的液面下,手握住试管,过会儿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总结: 气密性检查方法要点是
1.是形成密闭系统;2.是微热有气泡冒出;3.是冷却有水柱形成
例2、 有下列实验装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其球形部分,数分钟内液面不下降
二、防倒吸装置
通常设计化学实验时,在涉及气体的实验中最为常见。
防倒吸装置
安全瓶装置
下图: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烧瓶C的作用是什么?
防倒吸!
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三、 喷泉实验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问题: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引发喷泉!
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
如何引发喷泉?
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热烧瓶,氨气受热膨胀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出,氨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四、启普发生器原理
A管的作用是什么?
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五、排水量气装置
标准装置 注意事项:左右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注意事项:量筒内的液面与水槽中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应注意什么?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六、其他装置
贮气瓶
七、考题印证
图一 图二
图二中B瓶为安全瓶,由于B中导管较短,不致于使液体进入A;另外起到对气压缓冲的作用。
图三
图三导管a起到平衡压强作用,以便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下。装置B长颈漏斗起到缓冲作用,装置D可防倒吸。
2. 原理应用
(1)通过压强的变化,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防止压强减小,出现倒吸现象
(3)通过增大或减小压强,产生喷泉(4)消除压强差,以防产生堵塞现象
【专题精练】
1.下列装置中不能用来防堵塞的是(  )
【答案】D
2.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在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答案】B
3.如图:装置A、B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其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装置A: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且水柱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对装置B: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4.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 H3BO3。
(1)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答案】
(1)避免b中压强过大 (2)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3)c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练习:
1.中学实验中,通常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来验证气体的“溶解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加入液体后,由于气体的“溶解”,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从而形成喷泉
B.选用合适的溶液,CO2也能用于做喷泉实验
C.HCl、NH3和SO2均能用该装置做喷泉实验
D.用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做喷泉实验,烧瓶中将充满稀硝酸
【答案】D
2.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X是HCl,Y是饱和食盐水 B.X是CO2,Y是稀硫酸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NH3,Y是NaNO3溶液
【答案】B
3.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答案】A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备选装置(其中水中含酚酞溶液)
Ⅰ Ⅱ Ⅲ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e. 烧碱固体
(2)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备选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3,K2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依次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
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ce
(2)Ⅱ或Ⅲ 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片刻(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①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②3Cl2+8NH3===6NH4Cl+N2 ③NaOH Cl2+2OH-===Cl-+ClO-+H2O
5、为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数前调平B、C装置液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拆去实验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2Al+2NaOH+2H2O===2NaAlO2+3H2↑
(2)上下缓慢移动量气管C 使B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3)偏大
6、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
(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待仪器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a 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 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的带孔隔板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装置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中共放入水Vb mL。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装置后,经讨论认为结果会有误差,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mL。
【答案】
(1)a h g b c f e d (2)③②④① (3) (4)偏小
(5)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可以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V1-V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题型】21 压强差原理的应用
在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因为不同原因会导致内外压强不同,从而形成压强差,而压强差的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气密性检查;2.防倒吸装置;3.喷泉实验;4.启普发生器原理;5.排水量气装置;6.其他应用如储气装置。
一、气密性检查
1、凡是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
(1)明确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 (2) 关键是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
例1、用示意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把导管伸入水槽的液面下,手握住试管,过会儿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总结: 气密性检查方法要点是
1.是形成密闭系统;2.是微热有气泡冒出;3.是冷却有水柱形成
例2、 有下列实验装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其球形部分,数分钟内液面不下降
二、防倒吸装置
通常设计化学实验时,在涉及气体的实验中最为常见。
防倒吸装置
安全瓶装置
下图: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烧瓶C的作用是什么?
防倒吸!
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三、 喷泉实验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问题: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引发喷泉!
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
如何引发喷泉?
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热烧瓶,氨气受热膨胀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出,氨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四、启普发生器原理
A管的作用是什么?
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五、排水量气装置
标准装置 注意事项:左右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注意事项:量筒内的液面与水槽中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应注意什么?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六、其他装置
贮气瓶
七、考题印证
图一 图二
图二中B瓶为安全瓶,由于B中导管较短,不致于使液体进入A;另外起到对气压缓冲的作用。
图三
图三导管a起到平衡压强作用,以便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下。装置B长颈漏斗起到缓冲作用,装置D可防倒吸。
2. 原理应用
(1)通过压强的变化,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防止压强减小,出现倒吸现象
(3)通过增大或减小压强,产生喷泉(4)消除压强差,以防产生堵塞现象
【专题精练】
1.下列装置中不能用来防堵塞的是(  )
2.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在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3.如图:装置A、B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其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 H3BO3。
(1)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练习:
1.中学实验中,通常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来验证气体的“溶解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加入液体后,由于气体的“溶解”,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从而形成喷泉
B.选用合适的溶液,CO2也能用于做喷泉实验
C.HCl、NH3和SO2均能用该装置做喷泉实验
D.用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做喷泉实验,烧瓶中将充满稀硝酸
2.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X是HCl,Y是饱和食盐水 B.X是CO2,Y是稀硫酸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NH3,Y是NaNO3溶液
3.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备选装置(其中水中含酚酞溶液)
Ⅰ Ⅱ Ⅲ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e. 烧碱固体
(2)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备选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3,K2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依次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
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数前调平B、C装置液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拆去实验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
(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待仪器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a 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 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的带孔隔板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装置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中共放入水Vb mL。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装置后,经讨论认为结果会有误差,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mL。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