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溶液复习教案教学目标:巩固溶液中的基础知识,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配制,饱和和不饱和溶液见的转化,以及溶解时的放吸热现象。看懂溶解度曲线,熟练解题。能解决溶液中常见三大题型的有关计算。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配制,转化,热现象和溶解度曲线溶液中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溶液中的有关计算温故习新:1.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3.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的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熟石灰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5.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能采用的方法(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蒸发溶剂 D.增加溶质6.某温度下,将3gA物质放入7g水中,得到10g溶液,该溶液是(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C. 浓溶液 D. 无法确定7..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 130g B.140g C.160g D.180g8.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 mL。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 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 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 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 9.配制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 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 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10.把40g5%的CaCl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2gCaCl2固体C.加入40g15%的CaCl2溶液 D.把溶剂蒸发掉20g研讨拓展:考点一:溶液中的基础知识考查 【例题】 1. 右图所示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 B.食盐 C.蔗糖 D.生石灰2.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3.(2013·河北)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 甲 乙 丙 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变式训练: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 ___________。(2)在2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 ℃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考点二:图像题【例题】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该图回答问题:(1) t1 ℃时,(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2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变式训练: 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20 ℃时溶解度/g >10 1~10 0.01~1 <0.01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完成下列问题:(1)M物质的溶解性属于___________。(2)在20 ℃时,M、N两种物质的__________相等。(3)在30 ℃时,将20 g M物质(不含结晶水)完全溶于100 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__________。A.再加入30 g M物质 B.将温度降低到10 ℃C.倒掉30 g溶液考点三:溶液的配制例题】1.下列有关“配置4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的是( ) A. 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 B. 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 C. 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g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 D. 取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7mL水,快到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2.(2014 苏州)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A. 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 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 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变式训练: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ρ水=1 g/cm3)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考点四:溶液中的有关计算常见题型及基本思路: (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m(浓)×a%(浓)=[m(浓)+m(水)] ×a%(稀) (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同溶质溶液混合问题: 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m(浓)×a%(浓)+m(稀)×a%(稀)=m(混)×a%(混) (3)求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 通过化学反应计算出溶质质量,再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一般方法: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应物)-m↓-m↑.例1.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来使用,需加水多少克?2.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锈,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3.把16.9g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7.3%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式训练:1.将10g不纯的MgCl2样品(杂质不溶于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MgCl2全部溶解后过滤.将所得滤液与63.3g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 求:(1)样品中MgCl2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 甲 乙 丙金属混合物质量(g) 10 10 20稀硫酸质量(g) 100 120 100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质量(g) 2 2 12 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2)甲制得硫酸亚铁质量; (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馈提炼:1.(2013·上海)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2.(2013·长沙)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味变淡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 D.瓶内各部分溶液的浓度都相同4.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A.晶体质量不变 B. 晶体质量减少C.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D.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5.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 )A.压强增大而减小 B.压强减小而减小C.温度升高而升高 D.温度降低而减小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g B. 100g C.200g D.280g8.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