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和反应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2.掌握验证中和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二、教学重点: 1.中和反应的验证方法;2.酸碱恰好中和的判断。 三、教学难点: 1.中和反应的实质与验证;2.中和反应过程中溶质的判断。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动画演示 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生活情境】中和反应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假设病人感觉到胃酸过多,很不舒服,医生一般会为他选择含有哪些物质的药物呢?【学生讨论回答】【复习回顾】一、基础知识回顾:预备知识一:1.酸和碱之间会发生 反应,它也属于 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一定是中和反应? 。3.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4.碳酸钠溶液显 性。5.酸和碱是否恰好中和通常用 指示。6.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用 治疗胃酸过多。7.常用 中和酸性土壤。8.醋酸的化学式为 。9.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使无色酚酞试液 ;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使无色酚酞试液 。预备知识二: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 。2.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 。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 。4.氢氧化钙与稀硫酸: 。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H+ 和 OH_结合形成水分子【动画演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学生练习】有关中和反应定义的习题1-5【归纳】中和反应判断的方法二、中和反应的应用【提问】中和反应还有哪些应用呢?【归纳】(1)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2)处理化工厂排放的污水: 处理硫酸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治疗胃酸过多 蚊虫叮咬【例题】讲解例题3和4【学生练习】完成:练习卷上6-10、15、16题.【归纳】学生总结三、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点拨】同学们做过许多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许多现象。我们这里说的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上面写的4个反应发生可观察出什么现象呢?【学生】思考、交流【提问】氢氧化钠与盐酸无明显现象,那我们如何验证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归纳分析】方案一: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变振荡,若观察到红色褪去的现象,则两者发生了反应。方案二: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 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观察滴入稀盐酸时温度计读数的变化,若温度计的读数逐渐升高,则证明发生了反应。方案三:测定pH;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逐滴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设疑】方案三中,若是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则pH又是怎么变化的?【学生】pH慢慢变大。【实验】多媒体放映:氢氧化钠中逐滴滴加盐酸【问题思考】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若烧杯中有一定量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形成的溶液,请大家用化学方法检验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说出你的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师生讨论交流】在以上反应过程中,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时,溶液中的溶质发生了什么变化?①当滴入的盐酸不足时,NaOH剩余,溶质为NaCl和NaOH,溶液显碱性,pH>7;可以用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氯化铜、氯化镁、氯化铁溶液等来进行验证。 ②当滴入的盐酸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NaCl,溶液显中性,pH=7; ③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HCl剩余,溶质为NaCl和HCl,溶液显酸性,pH<7。可以用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锌粒、氧化铜、氢氧化铜、碳酸钠等来进行验证。【归纳】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过渡】反应前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反应后又有哪些离子?【学生】分析反应前后离子成分【设疑】H+和OH-哪儿去了? 【学生】H+和OH-结合生成了H2O【引导学生分析】进一步得出反应实质: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反应生成了水。【结论】中和反应的实质:H+和OH-结合生成H2O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特性消失的反应【课堂总结】 酸的特性消失反应物的性质 碱的特性消失中和反应的验证 温度的变化生成物【板书设计】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放热中和反应实质:H+和OH-结合生成H2O中和反应的应用中和反应的验证:1、指示剂2、温度3、p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