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5.1.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一、单选题
1.北京作为统一王朝都城的历史已经有(  )
A.500多年 B.800多年 C.1 000多年 D.3 000多年
2.下列图片哪一幅是上海的著名景点(  )
A. B.
C. D.
3.2018年全国两会于3月3日下午3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B.为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工业
C.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D.“鸟巢”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
4.2019年9月25日,被英国媒体称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  ),投运仪式在北京举行。
A.虹桥机场 B.港珠澳大桥 C.大兴机场 D.北盘江大桥
5.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北京故宫 B.圣彼得堡冬宫
C.美国纽约白宫 D.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6.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交通中心
7.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
①明清故宫 ②八达岭长城 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 ⑤中华世纪坛 ⑥香山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8.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同一日期,长江中下游阴雨连绵,华北平原骄阳似火
B.同一季节,哈尔滨人衣着棉衣,海南岛人衣着单薄
C.同一时刻,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夜幕深沉,最东端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
D.同为平原,河北省为旱地耕作,湖南省多为水田耕作
9.关于北京城交通道路建设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成方格状道路
B.建设成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C.建设成高架公路网
D.建设成城市环状公路
10.北京成熟、大气、厚重的文化氛围来源于(  )
①雄厚的经济实力 ②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③帝都文化熏陶 ④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将共话中国改革发展,共商国家大事。结合材料,读北京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对外交流中心 D.交通中心
(2)李华同学打算去北京旅游,你认为他不能实现的愿望是(  )
A.参观清华、北大校园 B.到王府井商业街购物
C.参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D.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3)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和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
B.北京人多车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因此要禁止私家车行驶和外来车辆进京
C.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四合院是老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12.北京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下列名胜古迹中,不属于北京的是(  )
A.明十三陵、故宫
B.秦陵兵马俑、布达拉宫
C.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八达岭长城
D.天坛、颐和园
二、综合题
13.非选择题。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路线示意图”与相关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输水干渠“从黄河身下穿越而过”是因为该段黄河具有 特征,穿越黄河后沿 山脉东麓一路向北到达北京。
(2)南水北调中线能够实现全线自流供水,依托的地形、地势条件是什么?
(3)比较调出地区和受水地区在气候特征上的主要差异。
(4)我国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依据的主要国情有哪些?
14.读黄河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①和②分别是黄河的重要支流   河和   河。
(2)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   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致使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 北京最早开始成为统一的封建制王朝的都城是在 元朝,当时称元大都, 从元、明、清三代算下来一共有800年。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北京真正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到了1153年。这一年,金把占据北方很久的辽打败了,便把首都从今天的黑龙江迁到北京,并对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建立了众多宫殿,气派辉煌。从此,我们熟悉的元、明、清三代就都以北京为首都了。
2.【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上海的标志景观。A选项是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B选项是天坛,是北京的标志建筑。C选项是布达拉宫,是西藏拉萨的标志建筑。D选项是草原景观,是内蒙古的标志景观。
【点评】本题掌握有关上海的标志景观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冬冷夏热,属温带季风气候;目前北京主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人民大会堂”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4.【答案】C
【解析】【分析】 2019年9月25日,被英国媒体称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大兴机场,投运营仪式在北京举行。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北距天安门46千米、北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67千米、南距雄安新区55千米、西距北京南郊机场约640米,为4F级国际机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自然不能错过作者:Zeke郑荣南
链接:https:///2684655177/137871976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5.【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北京的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故宫的了解。
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7.【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北京的相关知识。北京的名胜古迹有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胡同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中华世纪坛于2000年建成,不属于历史名胜,香山是北京自然景观,也不属于历史名胜,故不选。
【点评】知道北京的历史名胜。
8.【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纬度对我国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所以C符合题意;选项ABD是由于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度造成的,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度对我国影响的理解。
9.【答案】B
【解析】【分析】现在的北京在过去的“古都”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上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了许多新区和卫星城,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了稠密的快速交通网络。但仍然注意保持了旧城的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点评】(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
10.【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文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成熟、大气、厚重的文化氛围来源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帝都文化熏陶,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雄厚的经济实力无关。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文化的理解。
11.【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2)本题考查北京的旅游景点。去北京旅游可以参观清华、北大校园,到王府井商业街购物,参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的西安。(3)本题考查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人口问题、地势、传统民居。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它的西面是西山(属于太行山),北面有燕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处于三者交会的枢纽地带,A正确;北京人多车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但要禁止私家车行驶和外来车辆进京,不符合实际,B错误;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正确;四合院是老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D正确。
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12.【答案】B
【解析】【分析】北京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旅游资源丰富。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有明十三陵、明清故宫、故宫博物馆、周口店猿人遗址、八达岭长城、天坛、中南海、颐和园等,而秦始皇陵兵马俑在陕西西安,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长城、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北海等。
13.【答案】(1)“地上河”或河堤(床)高出两侧地面 太行山
(2)输水干渠沿线地形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
(3)调出地区:年降水量较丰富(或超过800毫米)。1月均温高于0℃。
受水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或少于800毫米)。1月均温低于O℃。
(4)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布不匹配(或华北地区水资源拥有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或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威胁,或汉江流域有足够的水资源可供调出)。
【解析】【分析】本题为历史与社会考题,主要考查地形地势、母亲河、南水北调等相关知识。第(1)地形图判断为黄河下游,确定特征为“地上河”,穿越的山脉为太行山。第(2)地形图中海拔判断地形为平原,地势为南高北低。第(3)甲地和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甲地为南方地区,状况作答。由此回答气候的主要差异,第(4)资源分布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回答。
【点评】知道我国地形地势对我国河流的影响,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原因。
14.【答案】(1)汾;渭
(2)黄土;地上河
【解析】【分析】(1)①是主要流经山西省境内的汾河,②是主要流经陕西省境内的渭河。(2)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致使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点评】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