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3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5.2.3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单选题
1.每个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名片” 。你认为合理的有(  )
①内蒙古草原——海拔最高的牧区
②上海——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③乌鲁木齐——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
④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人们经常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给予不同地方独特的别称,下列别称与所在地搭配相符的是(  )
A.“最大的经济中心”——广州 B.“日光城”——拉萨
C.“草原风情”——华北平原 D.“红松之乡”——珠江三角洲
3.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  )
①粮食基地 ②蔗糖基地 ③淡水鱼基地 ④亚热带水果基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兴安岭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有“红松之乡”之称。
B.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基地。
C.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最盛大的娱乐活动。
D.四川盆地形成了巴蜀文化,信天游是流行于该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5.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是(  )
A.台湾地区 B.港澳地区 C.东南亚地区 D.美洲的华人
6.以“前店后厂“为模式进行合作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 B.长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
C.珠江三角洲与台湾地区 D.长江三角洲与台湾地区
7.下列地位适合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南方地区 C.西双版纳 D.黄土高原
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气候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9.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  )
A.加大了资源的开发力度
B.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出口加工业
C.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D.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要
10.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
B.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劳动力、地理位置优势和港澳地区紧密合作
C.珠江三角洲的内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
D.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对港澳地区有威胁,彼此是竞争对手,不能紧密合
11.香港澳门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提供生活材料 B.提供煤、铁资源
C.提供厂房 D.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12.
(1)图中所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该地区所濒临的海域是(  )
A.东海 B.黄海 C.渤海 D.南海
13.我国实施经济改革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这四个地区的共同背景是(  )
A.均有铁路与腹地联系 B.均为良港
C.均有丰富的矿产 D.人口稀少,便于规划
14.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打工妹”、“打工仔”纷纷涌向珠江三角洲,其原因是(  )
A.珠江三角洲气候条件较好
B.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C.珠江三角洲加工业发展较快、劳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报酬高
D.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
二、材料分析题
15.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珠港澳大桥即将通车。
(1)图1中①-   (城市);②-   (海域);③-    (特别行政区)。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广东适合种植荔枝的自然原因。
(3)请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结合荔枝的产销,分析珠港澳大桥通车的意义。
16.结合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粤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一个全长 55公里,集路、桥、岛、隧道为一体的工程,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2017年7月1日主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到2018年10月23日上午正式宣布开通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时间将由现在的水路约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到20~30分钟内,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将极大缩短港珠澳三地间的距离。
(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   省东南部,濒临   海,结合地图信息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属于   (热量带),下列四幅图能准确反映粤港澳大湾区气候类型的应该是   (填字母)
A B C D
(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这里一直是我国的粮食基地,   基地,淡水鱼基地和   基地,该地区的经济特点是   ,
(3)你认为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______
A.沙尘暴 B.暴雪 C.凌汛 D.台风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总结出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海拔最高的牧区是青藏牧区,故①错误;
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故②正确;
乌鲁木齐是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是向西开放的门户,故③不符合题意,
四川盆地是著名的天府之国,故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典型区域,难度不大。
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上海,故A排除;
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故B正确;
草原风情指的是内蒙古草原,故C排除;
红松之乡是大兴安岭,故D排除。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属于容易题。
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亚热带水果基地。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了解。
4.【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兴安岭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有“红松之乡”之称。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基地。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最盛大的娱乐活动。四川盆地形成了巴蜀文化,川剧是流行于该地区的一种吸取形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5.【答案】B
【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故选:B.
【点评】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6.【答案】A
【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故选:A.
【点评】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7.【答案】A
【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8.【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指可知,珠江三角洲位于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高于800mm,所以只有A符合要求。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珠江三角洲气候的识记和对气候柱状图的识读。
9.【答案】B
【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业,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部门.
10.【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相关情况。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重工业不发达,A有误;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是外向型经济,故C有误;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紧密联系,珠江三角洲很多技术、管理方式都是源于港澳,故正确的是B。
【点评】知道珠江三角洲的相关情况。
1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关系。香港澳门地区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故其对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港澳地区的优势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祖国内地的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人口、广阔的市场。
12.【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区域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属于我国南方地区。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区域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珠江三角洲的识记。
13.【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实施经济改革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这四个地区的共同背景是均为良港,故答案选B。
【点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是因为他们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本身海港优良,对外交通便利。
14.【答案】C
【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迅速,劳动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报酬高,所以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打工妹”、“打工仔”纷纷涌向该地区.
故选:C.
【点评】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15.【答案】(1)深圳;南海;澳门
(2)广东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广东位于低纬度,热量充足。
(3)有利于发挥珠江等地的优势,因地制宜生产 荔枝;开通珠港澳大桥后有利于快速销售荔枝到港澳地区,实现优势互补。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1中①-深圳(城市);②-南海(海域);③-澳门 (特别行政区)。
(2)、结合材料和所学,广东适合种植荔枝的自然原因是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广东位于低纬度,热量充足。
(3)、根据题意,港珠澳大桥的有利于发挥珠江等地的优势,因地制宜生产 荔枝;开通珠港澳大桥后有利于快速销售荔枝到港澳地区,实现优势互补。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6.【答案】(1)广东;南海;热带;A
(2)蔗糖;亚热带水果;外向型
(3)D
(4)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②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析】【分析】(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结合地图信息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属于热带(热量带)。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可知,下列四幅图能准确反映粤港澳大湾区气候类型的应该是A(填字母) 。
(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这里一直是我国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该地区的经济特点是外向型。
(3)、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可以推测,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台风。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总结出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②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点评】港珠澳大桥连接了珠江口东岸的香港和珠江口西岸的珠海、澳门,将整个珠三角的经济融为一体。它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 。 港珠澳大桥并不是一座严格意义上的“桥”,而是一个桥梁与隧道的组合体。港珠澳大桥通车极大的改善了珠江口东西两侧的交通,在缩短地理距离的同时,将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