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一、单选题1.“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下列做法与这一说法相符合的有( )①教科书循环使用②用淘过米的水浇花 、冲马桶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④草稿纸双面使用后再用来练毛笔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有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三者相互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A. B.C. D.3.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淡水 B.石油 C.煤 D.钢铁据估计,目前占世界能耗总量80%的石化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最终可采量相当于33 730亿吨原煤,而世界能耗正以年5%的速度增长,预计只够人类使用一二百年。据此回答问题。4.上述资源短缺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资源分布不均②人口的迅速增长③人类过度开发、利用、消耗资源④ 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发达国家是能源消费大国②要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③煤炭、石油是可再生资源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减少能源的浪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下列做法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②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⑤推广节水器具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③⑤ D.②④⑤7.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缓解资源短缺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根治环境污染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8.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C.耕地太少,粮食总量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9.我们今天所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有( )①粮食安全 ②环境污染 ③生态破坏 ④疾病传播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0.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A.增加海洋繁殖 B.大量开采海洋油气C.增加海洋捕描量 D.陆源污染物尽量排放到海里11.同学们学了PRED问题后。对四者关系,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小红:四者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 ②小华:四者关系是统一整体③小丽:优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 ④小龙:要实现PRED相协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下列现象反映资源短缺的是( )A.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70亿B.小区公告:明天起实行隔天供水制度C.英国伦敦出现导致4 000多人死亡的“烟雾事件”D.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部出现“黑风暴”事件13.下列有关海洋利用与保护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B.海洋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C.目前我国部分海域出现海水遭受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枯竭等灾害D.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14.下列行为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有( )①在节假日买贺卡送老师和同学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③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④ D.②③④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该说法体现了要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体现了开发新能源,故排除。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节流,属于容易题。2.【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密切联系的。D的图示是正确的,应入选。其它三个选项的图示都没有体现三者的密切关系。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排放的废弃物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由此可见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制约。3.【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生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生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A项淡水属于可再生资源,水资源通过海水蒸发、降雨而再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辨别。根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来解答此题。【答案】4.D5.D【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属于容易题。4.根据题干信息,结合主要原因可知,资源短缺是与人类有关的,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不复合题意。故答案为:D5.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发达国家是能源消费大国,有些发展中也是能源消费大国,故①说法有误;资源消耗多,需要依靠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故②说法正确;石油、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故③错误;日常生产中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保护资源,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应对资源短缺的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②地下水的补给过慢,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等问题,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④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选C。【点评】知道应对资源短缺的措施,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7.【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既缓解资源短缺,又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跨区域调配资源、根治环境污染无关。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源问题的理解。8.【答案】B【解析】【分析】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故选B。【点评】当今,非洲存在三大问题:人口、粮食、和环境,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9.【答案】D【解析】【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人口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粮食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重大传染性疾病等。D项①②③④是我们今天所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0.【答案】A【解析】【分析】我国的近海渔业面临着资源衰竭的局面,应增加海洋繁殖,减少捕捞海洋鱼类,故A正确,C错误;海底石油资源可以合理的开发,故B错误;我国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要防止海洋污染,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11.【答案】B【解析】【分析】PRED问题是指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不协调,防治的措施是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据此分析,①②④的表述符合题意。优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与题意的协调发展不一致,故排除含③的选项。B项①②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结合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的方法,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但需要特别注意选项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选项的,有一小部分组合选择题所有内容都正确。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资源问题中资源短缺相关知识。A选项属于人口问题,C选项和D选项都属于环境问题,选项B直接体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故选B【点评了解PRED问题,并加以区分1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洋利用与保护状况。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海洋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但目前我国部分海域出现海水遭受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枯竭等灾害,但不是目前我国经济的支柱。【点评】我国海洋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石油储量达22亿吨,天然气储量达480亿立方米,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发现。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污染、石油污染物、赤潮灾害等。需进行综合管理,依法管理,防止污染,科学利用。1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目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等考点的理解。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他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资源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①③是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过度消耗,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可持续发展。人类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预防并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学会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才能推动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