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创新改变生活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创新改变生活 导学案

资源简介

2.2《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科技现状,明确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道德修养: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热爱科学、热爱创新。
法治观念:懂得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视频《空间站变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今天就延续上节课的话题,学习《创新永无止境》的相关内容。
〖温故·习新〗
1.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如何万众创新对企业、个人等要求有哪些?
填空:
1.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教育是 ,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企业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 。
4、创新的目的是 。
5、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施 、 、 战略。
6、把经济建设中心转移到依靠 的轨道上来。〖研讨·拓展〗
第一目:创新强国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半年“出差”,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创造了多项“首次”。中国在航空航天、高铁、水下机器人、海洋工程、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居世界前列。
材料二:中国伤痛:受制于人科技成果, 芯片制造落后、光刻机制造落后
材料三:美国针对中国的科技采取围追堵截,技术封锁,封锁芯片,扣押孟晚舟,狙击华为,围堵五G技术。我国坚持自主创新,发展航天空间站技术、发展卫星导航技术、发展五G通讯技术。
设问:1、我国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
(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
(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4)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5)党的正确领导
2、材料二说明什么?
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3、思考:材料三美国煞费苦心地封锁我国科技企业对我们有什么警示?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综合国力因素。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维护国家安全,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危机意识、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感。
探究活动二 创新型国家
情境一:2020年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接说:未来我们拼什么,就是拼教育、拼人才;他在东南大学说:教授甘坐冷板凳,这就是中国的希望;他在南京大学说:希望大学像“灯塔”,点亮教育之路,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
情境二:2012年,华为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鸿蒙”。2019年5月17日,由任正非领导的华为操作系统团队开发自主产权操作系统——鸿蒙。2021年6月2日晚,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2及多款搭载HarmonyOS2新产品。
情景三:1999年,国务院须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积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截至2018年,共有31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思考:分析上述材料,说说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课堂笔记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角度)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完善制度、搭建平台、营造环境
情境四:位于北京西郊的航天城,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神经中枢”。据介绍,该中心274个重点岗位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85%以上,他们多是1995年以后毕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其中,超100名青年科技干部已经成长为各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形成了元气满满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方阵。
思考:从北京飞控中心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身上体现了教育有何重要性?
课堂笔记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为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思考:材料二中华为面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封锁,其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借鉴?
航天人、华为人面对现状自强不息,体现了哪些精神品质?
课堂笔记4: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个人角度)
企业①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②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个人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情境五:小鹏今天超市里看到了康帅傅、大个核桃、粤里粤等食品,他总觉得有问题。
思考:这些食品有什么问题 如何对待?
这些食品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违背诚信原则,是违法行为。
(1)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①学习相关法律②对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③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①拒绝盗版 ②及时举报侵权。
课堂总结:
〖反馈·提炼〗
1、【2022.宜昌市中考题】粮食,国计民生的基石,国家安全的底线。在当前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最关键的是要( )
A.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 B.厉行节约,开展光盘行动
C.保护耕地,扩大耕地面积 D.制定政策,调控粮食价格
【答案】A
2.【2022.武汉市中考题】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开启“超长太空之旅”,他们先后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太空授课和多项科学研究工作,于2022年4月16日顺利返回。这说明我国( )
A.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B.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世界
C.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D.全面建成了创新型国家
【答案】C
3、【2022.随州市中考题】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近年来,中国航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神州”问天、“嫦娥”揽月、“羲和”逐日……不断刷新太空探索的中国速度,不断拓展人类对时空的认知。这说明( )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走在世界科技发展前列
②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③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
④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4.【2022.荆州市中考题】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当前我国种业的科技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部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需要大量进口。习近平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表明(  )
①种源自主可控,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
②只有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共赢发展
③我国在种源上面临被国外“卡脖子”的风险
④必须引进国外先进种业技术,维护种源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5.【2022.黄冈市中考题】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此次授课活动( )
①表明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
②彰显了我国的国家实力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
③说明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了民族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6.【2021.荆州中考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来看,我国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风险。面对“卡脖子”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的掌控力。
材料二 曾经,精密高端轴承制造水平不高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限制,我国的技术专家不畏困难,坚持攻关,完成了数百项技术创新,终于实现了质的突破。目前,使用中国精密高端轴承的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名片”。
(1)材料一中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精密高端技术的突破,对我们解决“卡脖子”问题有何启示?
【答案】(1)整体上,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2)①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