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 学 教 案
NO: 26
课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二 化学方程式 时 间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2).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2).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 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问】大家都知道哪些化学反应?我们用有声的语言表述了这些化学反应,那么如何用无声的语言及文字符号把它们表述出来呢?请同学以碳与氧气的反应为例,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展示目标:三、讲授新课:引导探究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提问】黑板上的两种形式都能够表述碳与氧气的反应,如果不给你任何提示,你能通过观察得知它们描述的是哪一个反应吗?它们给你提供了哪些信息? 【小结】第二种形式也能同文字表达式一样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它最显著的特征是用化学式代替了物质名称,象这样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得快捷方式——化学方程式。【提问】若让你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中选择其一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你会选择哪一种? 【追问】为什么?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提问】从化学方程式2H2+O2 == 2H2O 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提示)从宏观、微观及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小结】宏观意义: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微观意义: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质量意义: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达标检测:叙述碳与氧气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提问】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有什么区别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一样的。一读物质、二读微粒、三读质量(强调+、=的意义)四、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五、达标检测:1、对于方程式 4Al+3O2 2Al2O3的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 B.铝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
C.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D.4个铝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2、.在化学反应A+B=C+D中,8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若12gA参加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 )
  A.20g        B.24g      C.15g        D.21g3、在4P+5O2 2P2O5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质量的磷可跟 份质量的氧气化合,并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六、布置作业:归纳总结并识记本节知识要点。2、课后1、2题
课后记
点燃
点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