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创新永无止境目标提炼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能力目标: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创新精神的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懂得如何在创新时代保护知识产权。一、创新强国1.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2.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二、万众创新1.创新精神的表现: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2.创新时代,如何保护知识产权?(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课堂探究1.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2.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辨是非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走在世界前列。(×)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4.科技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5.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小试牛刀(一)创新强国1.2021年12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之所以采取这些措施是因为(B)A.我国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满足人民需求 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C.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 D.学前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必须重视(二)万众创新2.(法治观念)(2021潮州期末)下列选项中,对如图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B)①保护知识产权体现了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②保护知识产权就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③保护知识产权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④保护知识产权是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课后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法治观念)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该法要求家长必须“依法带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该法的制定和实施(B) A.强化了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B.有利于发挥法律在家庭教育中的规范作用C.表明家庭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D.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2021深圳期末)为筹办第24届北京冬奥会,我国陆续引进了一批雪上项目试滑员、赛道塑形师、高级制冰师等国际人才。这体现了我国(B)A.重视人才培养,全力打造体育强国B.广纳天下英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C.坚持自主创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D.推动全民健身,科技赋能体育产业3.(2021韶关期末)“小康大业依赖科技,和谐社会根植教育。”下列四个选项中最吻合下联寓意的是(C)A.发展教育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D.教育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4.(2021佛山期末)继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后,我国航天事业再获佳绩。这项成就便是全球目前最大的固体式火箭发动机,目前这项成就已经突破世界重围,达到国际社会的领先水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A.我国科技能力已全面超越他国B.我国科技在一些重大领域领先C.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D.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极大5.(2021汕头期末)继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后,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中国已经取得了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导航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站等多项里程碑式的进展,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漫步太空的国家。这说明了(B)①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②我国已经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整体水平遥遥领先③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6.(2021东莞期末)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通过教育扶贫顺利完成学业,逐渐摆脱贫困,实现人生理想。这说明我国的教育扶贫(C)①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唯一途径②有利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体现了政府共享发展的理念④体现了政府精准扶贫的要求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7.(2021潮州期末)2021年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教育系统要谋好篇,开好局,起好步,精准发力,推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我省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B)A.教育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B.教育为我们实现美好生活奠定基础C.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我国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8.(责任意识)2021年《开学第一课》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请天和核心舱中的三位航天员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并饶有兴致地示范了一套“巡天太极”。“巡天太极”“太空授课”能够(B)A.激励同学们放弃学业,积极投身科研事业B.激发同学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C.把每位同学培养成具有创造能力的科学家D.培养同学们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9.(2021佛山期末)2021年11月9日,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表示,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九年保持在4%以上。国家重视教育的投入是因为(D)①发展教育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②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寄托着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0.(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1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九年级某班时政学习小组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一:了解科技战略】材料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 1个国际组织。习近平主席亲自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颁发奖章、证书。李克强总理发表讲话,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坚持哪些发展战略和哪一新发展理念?(4分)①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创新的新发展理念。【探究二:致敬科技英雄】材料 2021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是歼-8之父,还是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中国航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用一辈子的时间见证并书写“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顾诵芬和同事们克服了巨大压力,攻克了无数难关,历时两年歼教-1就首飞成功。在设计歼-8战斗机时,顾诵芬不顾危险,三次乘坐歼教-6飞机上天,跟踪观察实验飞机。歼-8飞机成功后,衍生出了16种机型,成为我国的主力战机,彻底结束了我国歼击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除了亲自参与祖国战机的研发,顾诵芬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培养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后备人才。他曾主持编纂了70多本航空教材,培养出了1位科学院院士、3位工程院院士。(2)结合材料,分析顾诵芬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8分)①有爱国情怀:他热爱祖国,用一生践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理想。②有创新精神:他敢为人先,带领团队潜心研究飞机,结束了歼击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③有敬业精神: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为航【探究三:弘扬科学精神】材料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