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6.2共筑生命家园学习目标1.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2.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习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学习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81-88,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措施)3、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预习提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01阅读感悟 p82地球的整个体系由一个巨大的能量来赋予活力。这种能量通过最精密的调节而供给了人类。尽管地球是不易控制的、捉摸不定的,也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它最大限度地滋养着、激发着和丰富着万物。这个地球难道不是我们人世间的宝贵家园吗?难道它不值得我们热爱吗?难道人类的全部才智、勇气和宽容不应当都要倾注给它,来使它免于退化和破坏吗?我们难道不明白,只有这样,人类自身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吗?摘自《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你读出了什么信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1.造成灾难的原因有哪些?2.灾难导致的后果有哪些?探究与分享 p82伦敦杀人雾事件在这场灾难里,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了,历史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既 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1、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违背了自然规律,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一味索取。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2、灾难导致的后果有健康的受损、生命的终结、空气质量下降 导致的生活质量的下降、经济的衰退等,而这一切都会导致文明的衰退。回望历史,从敬畏自然的原始文明,到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再到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直到今天步入的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人类走过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文明探索之路,所幸,我们找到了,那就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所以,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 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课堂笔记生态危机(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开发利用符合规律(2)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补偿和修复。p81(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有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p82相互依存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阅读教材P83页“相关链接”,思考下列问题你读出了什么信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假如你是牧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准则、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p83)坚定目标课堂笔记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p84)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84)基本国策发展理念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厚植绿水青山 点赞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02探究与分享p85谈谈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给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怎样的启示?造纸厂虽然效益还不错,但是安装一套治污设备还是太贵了,不合算虽然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但救益,但它违规排放,对村民健康影响太大,得不偿失。在造纸厂打工能赚钱,一点儿污染算不了什么。探究与分享p85小青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村民王婶的观点正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更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造纸厂厂长的观点错误,缺乏环保意识,没有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只顾自己的经济收益,忽视对污染的治理。课堂笔记3.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3)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探究与分享p86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北京市环境交易所碳交易开市城市森林公园海绵城市智能工厂“三北”防护林国家的这些做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知识拓展: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包括南宁、济南在内的16个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补贴10多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你怎么看待这些行为?说说理由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就要坚持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探究与分享p86今天 ,“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尽量搭乘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践行绿色生活,你打算如何做?(公民)打开一扇窗多乘公交车多种一棵树节能用家电少用塑料袋及时关计算机低碳生活,勿以善小而不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要担责】坚持绿色原则,确立环境保护风向标,民法典相关条款: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治在线思考: 除《民法典》还有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律法规,说明加强立法对建设生态问题有什么作用?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加强法治建设,要强调严守资源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思维,为生态文明提供法治保障。课堂笔记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p85-86(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p86(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p87(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知识整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知识拓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国家企业公民①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惩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业。①积极承担责任,遵纪守法。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③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③依法保护环境,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④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建设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理念、发展道路、方略、战略、社会形态?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知识整合: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和谐共生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坚持基本国策和新发展理念1.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我们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管齐下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这说明( )①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②要杜绝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③要依靠科技创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习近平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要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这体现了( )A.全面小康已建成,绿色生态成中心B.保护环境促发展,美丽中国新征程C.绿水青山是金山,生态决定新经济D.持续发展得民心,依托旅游促发展3.“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②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人类必须学会征服自然④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