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推断水的元素组成。3.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能力。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有意培养,而学生在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升到实验结论这一部分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而在水分解得微观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动画及图片的设置,可以让他们进行多视角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教学重点1.电解水实验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水分子的构成。2.水的微观构成。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得出水的化学式,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的推理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4.2 水的组成:师生合作: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资源,并且知道了生命离不开水。既然水这么重要,那我们就来深入的认识一下它。(ppt展示水的三态,明确研究对象是纯净的水。)师:展示学习目标,并从“学完之后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的角度简要说明。【讲授】2.水的物理性质师: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水,那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请思考后回答。生:列举水的物理性质师:你能利用水的物理性质解决这几个实际问题吗 1、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一条性质有关 2、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会将瓶子冻裂 3、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生:回答问题【讲授】3、验证水组成的方法师: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直到拉瓦锡通过实验证实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掌握了这以内容,而且有更加深入的认识(ppt展示水的化学式),你能说出它有哪些含义吗 生:说出化学式代表的四种意义。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学过的。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用实验验证一下书上说的正不正确呢 生:想!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思路进行设计,合作讨论,看看你想怎样用实验证明水的组成。生:进行讨论。提出水电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两种方案。师:同学们从拆开水和合成水两个角度设计了实验方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水的电解实验.。 【活动】4、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师:展示水电解装置的原理图及动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并尝试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播放完视频以后进行演示实验)生: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分析,及计算,我们对水的电解实验要点及结论在此做以总结。同时,请大家练习画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播放水分子分解动画)生:先自我总结,再由教师带领完成总结。动手画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练习】5、练习师:通过上述的实验及学习,你能否解决下面的问题呢,我们来试一试。生:完成ppt上演示的练习题.。教师做出评价 【讲授】6、小结师生共同完成【活动】7、情感提升师:关于水的组成的发现,有这样一个化学故事,请同学们阅读这则故事,并思考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作业】8、作业布置练习册《水的组成》相应习题【活动】教学反思《水的组成》这节课我的设计是以电解水的实验为载体,通过对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观察、分析,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从元素的初步认识中引出物质的简单分类。教学时,学生根据实验中的体积比、两种气体的检验方法和判断等探究过程,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微观世界,然后从元素的守恒这一规律中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元素世界,进而从元素中引出物质的简单分类,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组成。 存在的不足: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电解水装置陈旧落后,结果将近一节课的实验探究都没得到1/10只试管的气体体积,结果没有达到可是设计的预期效果。同时,学生对纯净物与混合物产生混淆,对元素的认识不清,结果练习与作业时出现许多错误。 改进设想: ①、把握好实验进度,控制好时间,注意教学重点的教学。 ②、对物质的分类这一知识点要抓要点,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该知识的资料,多做些练习以及找些时间和同学们分组讨论,尽量弄清楚。 ③、想办法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代替长时间的电解等待,可能会更有利于本课时的优化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