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教材首先介绍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的实际意义,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再以两个实例来说明计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介绍了解题的一般格式.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过程,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要对方法步骤、解题格式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学会以质量守恒定律为理论根据,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进行简单的计算;(2)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质和量的关系;(3) 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计算方法求得有关物质量,解决很多实际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并懂得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四、教学重点:1、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五、教学难点:理解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指导讨论法、交流合作法、讲练结合法;七、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八、教学过程: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我们在前两节课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请大家观察白板上出示的这个化学方程式,请说出你可以从中得出那些信息?师生互动:学生思考,老师抽学生回答,老师做总结:C + O2 〓〓点燃〓〓 CO2(1)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说: C + O2 〓〓点燃〓〓 CO212 32 4412g 32g 44g6g 16g 22g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2.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我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该怎样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呢 我们以下面两个题为例来说明它的计算方法与格式步骤师生互动:一边出示实例,一边总结方法步骤,师生共同讨论细节及注意事项,最后作总结:例1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质量是多少?【书写格式】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 〓〓△〓〓 K2MnO4+MnO2 +O2↑2×(39+55+4×16) 1×(2×16)6.3g x316/32 = 6.3g/xX=(32×6.3g) /316 =0.6g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3)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5)列比例式(6)解比例式(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7)简明地写出答案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还可以再简化些,例如: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 )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解] 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 〓〓 高温 〓〓 CaO + CO2↑100 56X 5.6t100/56 = x/5.6tX=(100×5.6t)/56=10t答:需要碳酸钙10t。结合上面两个实例,师生共同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类型:1.已知反应物求生成物;2.已知生成物求反应物;3.已知一种反应物求另一种反应物;C + O2 〓〓 点燃〓〓 CO212 366g 4.已知一种生成物求另一种生成物。CaCO3 〓〓高温〓〓 CaO + CO2 ↑56 442.8g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多少克?师生活动:学生共同练习,找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教学小结:【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设、点、算、标、列、解、答);(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保留一位小数);【四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一注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九、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A.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B.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分子间的个数关系C.化学方程式能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D.反应前后原子守恒2.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 A.2:1 B.4:8 C.1:8 D.1:163.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 ) A.6克 B.3克 C.1.5克 D.8克十、板书设计: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及反应条件;( 2 )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粒子个数比;( 3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方法步骤:(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3)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5)列比例式(6)解比例式(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7)简明地写出答案计算题类型:1.已知反应物求生成物;2.已知生成物求反应物;3.已知一种反应物求另一种反应物;4.已知一种生成物求另一种生成物。小结:【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设、点、算、标、列、解、答);(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保留一位小数);【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一注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十一、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讲述思路主线一直很清晰是本节课的亮点,但学生参与的程度不太高,小部分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课下注意让学生多练习,且经常强调格式。再者由于这节课的知识需要前面很多知识做基础,要求学生前面的化学知识的根底要扎实。所以怎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当前的课,又要合理的安排复习是师生需要共同提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