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会用所学的知识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养成用化学的视角来认识实际生活中的习惯。
2.在探究活动中寻找、发现反应规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对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及对反应实质的理解;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中和反应的过程,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准备:
1.配套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
2.学生学案
3.实验仪器、药品
教师演示实验:2张A4纸,酚酞试液,稀醋酸,氢氧化钙溶液,两个小喷壶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稀硫酸,胶头滴管,8支试管,烧杯
学生分组实验(按每2人一个合作小组准备):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2支胶头滴管,8支试管,烧杯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 [引入]:小魔术:白纸显字先用无色酚酞试液在白纸上写好字,再喷氢氧化钙溶液,变红色后再喷醋酸,变无色魔术揭秘:这个小魔术说明酸碱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今天我们这节课来研究酸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观察小魔术并思考魔术完成的本质原因。 通过小魔术的开展,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魔术的奇妙现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的实验探究作铺垫。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联系以前所学,同时展开本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一]: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1、演示实验,请观察记录现象并写出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反应1、取少量Ba(OH)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2、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2、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如何证明?【过渡】回顾我们的小魔术,当碱遇到酚酞会变红,再喷上醋酸,红色退去了,这说明碱和醋酸反应,我们是否也可以利用同样的原理鉴别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是否发生反应?3、演示实验,请观察记录现象并写出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反应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振荡思考问题:1.刚滴加时为何红色没有立即变无色?2.红色刚好变无色说明了什么?3.加氢氧化钠为何又变红 4、分组实验:酸和碱之间都会发生反应吗?按下表取不同的碱和酸溶液,进行实验(友情提示:边加边振荡),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结论。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是否反应实验一取少量Ca(OH)2溶液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硫酸(H2SO4)溶液,边加边振荡实验二取少量Ca(OH)2溶液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HCl)溶液,振荡 实验三取少量KOH溶液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硫酸(H2SO4)溶液,边加边振荡实验四取少量KOH溶液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HCl)溶液,边加边振荡实验结论: 思考问题:1、酚酞指示剂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2、该实验可以选用同样作为指示剂的紫色石蕊试剂吗?【过渡】宏观角度,我们通过酚酞溶液指示酸碱之间是发生化学反应了,那从微观角度来看看,酸碱反应的本质是什么?[探究活动二] 中和反应实质我们知道酸在水中会电离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碱在水中会电离成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从离子角度我们看看酸碱之间反应的实质。观看模拟动画分析酸碱反应的微观过程:在水中盐酸会解离出H+和Cl-,氢氧化钠会解离出Na+和OH-。当二者混合时,H+和OH-结合成水分子,而Na+和Cl- 仍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与反应前没有发生变化。 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NaCl。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化学方程式的练习例子:Ba(OH)2+H2SO4==BaSO4↓+2H2O NaOH+HCl==NaCl+H2OCa(OH)2+ H2SO4—— KOH + H2SO4——Ca(OH)2 + HCl—— KOH + HCl——【过渡】中和反应不仅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它在生活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的59页和60页的“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这部分内容,并完成学案上的问题。中和反应的应用主要有三点:1、改变土壤酸碱性2、处理工厂废水3、用于医药思考问题:1、酸性土壤,用什么来中和?撒石灰,为何不撒氢氧化钠?2、被蚊子咬我们可以涂稀氨水,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3、常用的胃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完成学案上的课堂练习 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同时思考指示剂的变色作用是否可以指示反应的进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完成实验,填写表格,同时思考实验结论观看动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中和反应的实质练习书写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自学课本内容,并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有关信息 通过实验的对比,引出相关问题,形成一次认知冲突,为进一步探究作铺垫多层次开发实验所蕴含的知识点,并让学生感受“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培养相互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中的微观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切实落实知识的掌握
三、课堂小结 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NaCl。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熟石灰处理酸性土壤(2)处理工厂的废水 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废水(3)用于医疗保健 涂抹氨水缓解蚁酸带来的肿痛 学生自我小结和整理本节课内容,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 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NaCl。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二、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熟石灰处理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的废水 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废水
(3)用于医疗保健 涂抹氨水缓解蚁酸带来的肿痛
附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引入]:
小魔术:白纸显字
魔术揭秘:预先用 在白纸上写字,先往白纸上喷 溶液,再往白纸上喷 溶液。
[探究活动一]: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
1、演示实验,请观察记录现象并写出结论
实验现象 根据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1、取少量Ba(OH)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2、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2、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如何证明?
3、演示实验,请观察记录现象并写出结论
实验现象 根据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振荡
4、分组实验:酸和碱之间都会发生反应吗?
按下表取不同的碱和酸溶液,进行实验(友情提示:边加边振荡),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结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是否反应
实验一 取少量Ca(OH)2溶液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硫酸(H2SO4)溶液,边加边振荡
实验二 取少量Ca(OH)2溶液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HCl)溶液,振荡
实验三 取少量KOH溶液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硫酸(H2SO4)溶液,边加边振荡
实验四 取少量KOH溶液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HCl)溶液,边加边振荡
实验结论:
[探究活动二]中和反应实质
5、观看动画模拟:
6、分析小结:
盐: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NaCl。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
[巩固练习]
7、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 H2SO4—— KOH + H2SO4——
Ca(OH)2 + HCl—— KOH + HCl——
[实践应用]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通常用 处理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的废水:通常用 处理含硫酸的废水
(3)用于医疗保健 :可以涂抹 缓解蚁酸带来的肿痛
[课堂检测]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HCl B.NaOH C.CO D.NaCl
2.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2HCl+CuO=CuCl2+H2O B.2NaOH+CO2=Na2CO3+H2O   
C.2HCl+Ca(OH)2=CaCl2+2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3.下列各组物质中,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  
A.碳酸钙和稀盐酸 B.氢氧化钡和硫酸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D.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稀盐酸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治疗胃酸过多为什么可以用复方氢氧化铝片?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 。
5.蚊子叮咬时会分泌蚁酸,引起瘙痒,在家庭中可以涂抹来止痒的是( )
A.酒精 B.食盐水 C.醋酸 D.肥皂水
6.某镇硫酸厂排出的尾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H2SO4 。请回答:
(1)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 (填序号):
A.废气循环利用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2)用熟石灰处理该厂废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7.稀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除去,去垢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8.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滴加几滴酚酞试液,颜色由_______变为_______;往里逐滴加入盐酸并振荡,待恰好完全反应时,颜色变化为_______,溶质为___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颜色_______,溶质为_______。
学生评价
教师补充
自学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课件
课堂练习
学生小结
结束
开始
实验
魔术导入新课
思维启程
实验
课件
探究酸碱之间的反应及观察现象深入发掘利用指示剂选择、作用
思维发散
思维碰撞
课件
视频
总结中和反应的定义,观看中和反应微观视频及建立盐的定义
思维结晶
思考练习中和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
课件
思维升华
分组实验:探究酸碱之间的反应,凸显指示剂辅助作用,探究质与量的变化
实验
课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