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课标摘录:第三章《陆地和海洋》部分包括三大板块内容——海陆分布、海陆变迁和海洋保护。《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该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是:①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②海陆变迁。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都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③保护海洋。列举两至三种海洋能为人类提供的资源。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了解海洋面临的困惑与问题。了解保护海洋的举措,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单靠教材提供的素材资料是十分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发动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参与社会调查并撰写小论文等活动来深刻了解人类如何破坏海洋环境的,进而体会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海洋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课题:3.3人类与海洋内容出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P49-51学习目标: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探讨保护海洋资源的对策。认识赤潮现象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了解保护海洋的举措,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评估任务:1.列举两至三种海洋能为人类提供的资源,2、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了解海洋面临的困惑与问题。通过分析课本材料,找到赤潮现象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背景,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活动环节一:创设场景 引出问题出示地球图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个蔚蓝色的星球,蓝色代表什么?你喜欢大海吗?你知道最原始的生命诞生于哪里吗?大海不仅美丽富饶,还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对于生活在陆地的人类而言浩瀚的海洋充满着神秘色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了解人类与海洋的情况。环节二:探索海洋的奥秘1.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史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49,简述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小组讨论:1、请大家各抒己见,说说海洋能为人类提供哪些资源?(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东西取之于海洋?)海洋有哪些美称?为什么?教师小结: 海洋面积广大,海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之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国际社会都把眼光投向了海洋。环节三:世界关注海洋过渡:其实除了以上这些资源,海洋里还有很多资源,比如书本47页《知识之窗》提到的海洋能资源。现在请大家阅读该部分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利用潮汐能发电有什么优点?2、综合利用海水,除了发电,还能怎么利用?过渡:之前在学习海陆变迁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填海造陆”这个词,请小组讨论回答1、填海造陆利用了海洋的什么资源?2、填海造陆的利弊。展示:澳门的填海造陆示意图环节四:共同保护海洋过渡:海洋里的资源非常多,看书本P46思考:开发利用海洋有什么意义?(提示:可以解决人类当前的哪些难题?)1.有开发就会有破坏,目前海洋正在遭受着那些破坏?(提示:P48活动)展示墨西哥石油污染图片及太平洋垃圾岛图片。2.展示过度捕捞的示意图,解释过度捕捞的意思。3.阅读P48《知识之窗》,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赤潮? 赤潮有什么危害? 赤潮发生的原因?赤潮的防治措施?4.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环节四:随堂习题,巩固所学板书设计人类与海洋一、资源及其开发1、矿产资源2、生物资源3、能源资源4、空间资源二、开发带来的问题1、石油污染2、垃圾污染3、沿海工业污染:赤潮、珊瑚礁破坏4、过度捕捞三、保护海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