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材分析:
本课题先后安排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这些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今后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
化合价的概念历来是教学的难点,而化合价的应用又是化学教学的重点。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在内容上回避了难点,没有给出化合价的定义,而是紧紧围绕化合价的应用----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引出并介绍化合价。着重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应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和相关练习。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很多物质的化学式,但并不十分明白这些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习了元素的知识,为学好化学式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另外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元素和离子,再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应该是水到渠成。本课题的学习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学生缺乏微粒的观点,学习元素的化合价之初是机械地记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化学式的含义、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感受化学与生活如此贴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学好化学的决心。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原子结构,画出以下原子结构:氧、硫、氯、氖、氩、钠、钾、镁、铝 画出这九种元素的原子结构 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出后面的知识,突出知识的联系
观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 分析推测典型元素形成稳定结构是通过失或得电子的方式达到的。从离子的带电性和电荷数目,得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观察、讨论并回答 认真聆听、做笔记 回顾旧知,学习新知 引出新课
课本上有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元素化合价也是原子相互结合时的一种价位,不同元素的原子在相互形成物质时的个数比是有规律的。 根据老师的提示,与同桌讨论验证该说法 合作交流、促进学习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些化合价。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前人总结了一个口诀:一价H、Li、K、Na、Ag,二价O、Mg、Ca、Ba、Zn,三Al四Si五价P........ 跟着老师的节奏大声的读,并比赛记忆 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标化合价,按步骤进行,并做好板演 练习:MgCl2的化合价、NaCl的化合价 巩固练习、加强实战
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化合物化学式有几种元素时,元素符号的顺序,元素符号的大小写、原子个数要化为最简比 笔记、聆听 突出重点
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名称,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该物质的各种元素质量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等 同桌互查,一人写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人做评判,再标出化合价,反复练习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课堂趣味性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图4-27中化学式H2O的意义。 符号H的意义是表示氢元素,还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还可以知道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 举一反三,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复习
作业课后习题3、8、9,学习指导
课后反思:学生已经认识了很多物质的化学式,但并不十分明白这些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各元素质量之比,课标要求不要讲深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