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一、学习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 能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常见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和问题。二、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微观本质。三、学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四、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 生成。2、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 不能再分。其实质是 分裂成 , 又重新组合成新的 ,即原子的重新组合。3、结合教材81页图4-26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 (有或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 (有或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 (有或没有)改变。(二)猜想假设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三)实验探究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教师演示)记录实验现象:化学符号表达式: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思考】(1)锥形瓶底部铺细沙的目的是什么?(2)白磷燃烧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探究)教材93页方案二记录实验现象:化学符号表达式:Fe + CuSO4 Cu + FeSO4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吗?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探究) 教材94页实验5-1记录实验现象:化学符号表达式:Na2CO3 + HCl NaCl + H2O + CO2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4、镁条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教师演示)记录实验现象:化学符号表达式: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总结】无论是在开放体系还是密闭体系发生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如果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 体系中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相等。(四)讨论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要点:1、20g水加热变成20g水蒸气,这一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2、在点燃的条件下,8g氧气和2g氢气充分反应后剩余了1g氢气,生成了多少g水?为什么?3、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什么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要小?【思考与交流】你能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一定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吗?尝试一下!宏观: 、 、(1)六个一定不变 微观: 、 、宏观:(2)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3)两个可能改变 宏观:微观:(五)自我测评1 、电解水时生成2gH2和16gO2,则有 g水参加了反应2 、加热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l00mL水和l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是200mLB.将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一定能生成l0gC 'C.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红磷燃烧后生成产物的质量增加,是因为有氧气参与了反应4、教材98页3题和4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