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 学 方 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累计 课时
课题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⑵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法与学法 第一,情境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梅花》诗中的“暗香”、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教学重点 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实验或播放模拟动画阅读活动探究巩固练习想一想小结 1.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我用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引出本课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为有暗香来”是何故?2.讲解物质构成的认知史,得出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实验3-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不断向水中运动, 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现象。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溶液变红快。一、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呢?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以上数据说明:分子大还是小?结论: 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播放视频 分子的运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播放 不同速率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同的实验得出结论:特征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播放拓展实验完成想一想习题。 特征3、分子间有间隔 思考 1、如果一个小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你能用容积100立方厘米的布袋装下100个这样的小球吗?为什么? 2、 图中苯分子之间的黑色区域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分子间有间隔。模拟动画演示实验 气体的压缩和酒精的混合,展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一般情况:气体的分子间隔最大 固体的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由于物体的分子间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的缘故展示习题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得出特征4:分子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特征5: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⑴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播放水的蒸发过程的微观模拟动画分析: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播放水通电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展示习题 形成物质分类的微观意识以分子构成的物质解释两变化 纯净物和混合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板书一、分子、原子的存在1、物质是由很微小微粒构成的;2、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二、分子的特征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4:分子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5: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教学札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