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思维导图
8.1生命可以永恒吗
目标提炼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能力目标:形成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自主学习
一、生命有时尽
1.生命是独特的。
2.生命是不可逆的。
3.生命也是短暂的。
二、生命有接续
1.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课堂探究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知北游》
  释义: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很短暂,我们要加倍地珍惜时光,不虚度光阴。
1.生命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1)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3.怎样理解“生命有接续”?
智辨是非
1.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2.“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说明生命是不可逆的。(√)
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这说明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的接续就是身体生命的接续。(×)
5.生命是短暂的,生命不可以永恒。(×)
小试牛刀
(一)生命有时尽
1.“盛世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主要说明(B)
A.人生旅程充满痛苦 B.生命是不可逆的
C.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清晨 D.生命短暂,不要过于认真
(二)生命有接续
2.生命对于我们而言,是(C)
①只对家庭有意义的生命 ②身体的生命
③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④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东莞期末)一个新生婴儿的诞生,意味着他(她)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给世界增添了新的活力;让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让国家增添栋梁之材……这则材料说明了(A)
①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③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21广州期末)2021年11月12日,安徽省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陈建军为营救他人不幸坠落,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4岁。陈建军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用生命诠释了忠诚、责任和担当,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精神品格和不忘初心、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2021年11月13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陈建军“安徽青年五四奖章”。下列对陈建军事迹理解正确的是(C)
①我们要在生命的接续中为自己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②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要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我们不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④我们要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珍爱生命,只对他人的生命负责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健全人格)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道理,理解正确的是(C)
A.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生命是顽强的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生命是短暂的
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生命是不可逆的
D.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生命是独特的
4.(2022泰州中考)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某校学生在科普老师的指导下,亲密接触鬃狮蜥、捕鸟蛛等神秘动物。这一活动旨在(D)
①增强学生探险意识和猎奇心理
②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③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
④引导学生领略神奇的生物魅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健全人格)“树叶繁茂,寻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海茫茫,找不出没有任何差异的两个人。”这说明(B)
A.生命多姿多彩 B.生命具有独特性
C.生命来之不易 D.生命具有短暂性
6.小闽观看纪录片《伟大的抗美援朝》时感慨万千,写下一段话:“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一个为祖国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的共和国英雄的生命,却可以超越时间而永存,197 653名抗美援朝烈士,我们从未忘记。”从中你能感悟到(C)
①躯体肉体上的生命传承关系
②精神信念上的生命传承关系
③英雄烈士生命的崇高和神圣
④英雄烈士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道德修养)科学家发现,人体的正常寿命是可以达到100岁以上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生命都比较短暂,远远低于这个数。如果说100岁达标的话,能达标的人是微乎其微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很多人甚至活不到这个岁数。这启示我们要(C)
①珍惜生命时光 ②珍惜青春韶华
③正确认识自己 ④学会帮助他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8.东寻坊悬崖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却也因其令人畏惧的高度吸引了许多轻生者的目光。日本某退休警员在过去十多年间坚持不懈地在东寻坊巡逻,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的人便上前劝阻。他凭借自己温暖的心,已在这片断壁悬崖上救下500多位轻生者。你应该对那些轻生者说(C)
A.个体生命是可以永恒的
B.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C.我们要感激生命的获得
D.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上述句子分别体现了生命的(D)
A.独特性 不可逆性 短暂性
B.短暂性 不可逆性 复杂性
C.不可逆性 短暂性 独特性
D.短暂性 不可逆性 独特性
10.(责任意识)智博说:“我将来要做一名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贡献。”浩宇说:“我将来要做一名医务工作者,为人类健康而奋斗。”晟捷说:“我将来要成为一名作家,为人类的灵魂摇旗呐喊。”这说明,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B)
A.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能听天由命
B.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C.我们无能为力,只能顺其自然
D.生命是不可逆的
11.2022年暑假,某校在科学课程博物馆中专门建设了生命馆,开设“生命的起源”“灾难不期而遇”“走近先烈”等一系列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让孩子们学习生理知识、交通知识、消防安全等各种与生命相关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命,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这是因为(A)
①生命是宝贵的
②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③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④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报名,我可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只要被需要,我们义无反顾”……4万余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携手同行,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和战斗力,也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挑战。每一分、每一秒,医务人员在“最美逆行”中披荆斩棘,用生命守护生命。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病毒竟然可以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健康,使数亿民众陷入焦虑。这样的伤痛还未过去,病毒又再次出现。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意识到……
(1)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美”在哪里?(4分)
(2)请从生命的角度,把材料二中“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意识到……”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6分)
1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指纹。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人类在胚胎时期,指纹就形成了,并且伴随我们的一生,指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唯一一种个性识别证据。
  材料二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材料三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人类生命的哪方面特点?(6分)
(2)甲同学认为:“生命是接续的,我们只在身体的生命中实现了对生命的接续。”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甲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