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板书、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本节选自《通用技术》2019 苏教版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了解了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设计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技术与设计 1》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设计这个主题来展开的。人机关系是设计的根本,只有合理的人机关系才能让设计、乃至技术更好的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本节课可使学生对设计产生根本的认识,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中认识产品设计是如何具体地满足人的需求的,为以后的有关设计的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技术课程标准指出: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这是通用技术的特点之一,它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但同时又注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面对较为复杂的技术情境,能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发现用户的多方面需要及关联性。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重难点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明确人机关系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二、说学情现今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但对书本的知识有可能理解得不深刻,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境、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三、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的教学原则。为了达到本课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我制定以下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实例探究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通过体验活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归纳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新的设计思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还要考虑的因素,为下一个课时作铺垫。四、说学法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形成认识的过程。学法制定上贯彻指导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会这种观念,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五、说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以一段手机广告的视频引入,1989 年的手机和现在的智能手机对比,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种手机用起来更方便?为什么?设计意图:视频能产生视觉上的冲击,智能手机学生也非常熟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自主构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二)问题探究由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引出人机关系的重要性。从而进入人机关系的学习。首先,让学生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人机关系中人指物品的使用者,机指物品。使学生对人机关系的相关知识形成一个相对具体的认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并说出自己和这些物品之间构成哪些人机关系?通过身边物品的分析更深刻的体会人机关系。以人坐在椅子上与椅子的各个部位构成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引出人机关系中的复杂关系。再通过学生实际体验两把不同的椅子坐着的感觉不用,引出人机关系中舒适的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设计不是任意的,是有目标的。(三)自主探究学生看学案中的几幅图片,讨论图片里的物品,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什么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还准备了一段视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让学生讨论汽车的哪些设计体现了哪些目标,除了我们前面说的目标还有没有其他目标,视频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会,让学生了解到设计的不同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四个目标,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列出更多目标,同时,我们在设计时也要根据需要对于不同的目标有所选择有所取舍。通过对视频中汽车的分析,学生深入体会具体案例中存在的人机关系,让学生学会分析具体实例中的人机关系。(四)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个台灯,分组进行设计,每个小组内讨论,定出设计方案, 绘制出草图并说出你们小组考虑了哪些方面。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体会在实际产品的设计中,处处需要考虑到使用者,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理念。(五)课堂总结人机关系的含义和需要实现的目标,设计是设计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 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六、说教学板书首先是本课的大标题,4.1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然后第一点是什么是人机关系,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案例,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第二点是设计中需要满足的人机关系,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掌握这个知识点,最后的通过实践活动, 加深理解设计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七、说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人机关系作为高中学生技术设计的入门,要求学生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了解这是设计的一种理念,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人机关系。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素养中的工程思维和图样表达这两个核心素养,通过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上就是本节课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