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习交流分享会
分享人 XXX
一
新变化
二
新词汇
Contents
目
录
01
一、新变化
(一)指导思想的变化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
(二)课程性质的变化
(四)课程目标的变化
2011
(一)指导思想的变化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坚忍不拔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2022
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1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2022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性质的变化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
1、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2、培养学生体育银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2022
1、坚持“健康第一”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大单元)
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结构化、情境化)
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011
2011
2022
VS
(四)课程目标的变化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2、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3、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4、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02
二、新词汇
(一)课程(学科)核心素养
(二)“大单元”设计
(三)“结构化”教学
(四)“情景化”创置
(五)“一体化”教学
(六)“教会、勤练、常赛”
(七)大概念教学
(一)课程(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1、运动能力: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维度(体能、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远用、体育展示或比赛
2、健康行为: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维度(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
3、体育品德:体育运动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的综合表现;维度(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
(二)“大单元”设计
对某一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课时;安排且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即教学单元计划的制定和设计)。
(三)“结构化”教学
注重教材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强调知识技能的关联性和层次性,注重知识技能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在运动项目、运动过程和心理结构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
(四) “情景化”创置
教师针对运动项目特点或技能形成规律,着意创设和预置不同运动条件和运动环境的方法及实施过程。
(五)“一体化”教学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和技能形成规律,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运动认知规律,科学系统、进层进阶的安排不同阶段、重点不同,任务目标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
(六)“教会、勤练、常赛”
“教会、勤练、常赛”
传授—— 设计——组织(教师主导)
“学、练、赛”
技能学习——练习执行——效果呈现(学生为本)
(七)大概念教学
主要概念、基本概念、核心概念,也称大观念等。
学科“大概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反映学科本质、能将学科关键思想和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的最关键的概念
大概念”教学:指在一个学科领域中实施和传授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的过程。
第一、编制课程实施计划,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编制课程实施计划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设计各水平的“大单元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连贯的大单元教学中有充足的时间逐步掌握运动技术、运动技能、规则等并熟练运用于比赛,避免把一个完整的运动项目割裂开来,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真正做到“学、练、赛”紧密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的密度、强度和负荷,课的运动密度 (指一节课所有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 不低于75%,练习密度(指一节课单个学生的练习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 不低于50%,运动强度 (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140-160次/分钟,做到让学生“出汗”,增强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柔韧、速度、肺活量等,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二、科学设置运动负荷
怎么做?
第三、创设多种复杂的运动情景
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教学进度等引导学生在对抗练习、体育展示或比赛等真实、复杂的运动情景中获得丰富的运动体验和认知,提高技战术水平和体能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体育课堂的活力,落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在教会的基础上,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过渡到自觉勤练,当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后,教师便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运动项目比赛,做到常赛,并通过比赛,进而培养学生团结、坚韧等意志品质。对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起着积极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第四、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爱上”体育
目前,发展好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改革的核心要义,我们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将不断摸索前进,相信在不断地尝试、学习和努力创新下,学生一定会在体育课中学会运动技能,明白健康的行为,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
感谢观看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