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一课时《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一课时《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表格式)

资源简介

《降水的变化》--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教材分析:
气候是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而气温和降水又是组成气候的两个重要要素,并且气温和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本节不仅是学习第三节天气与气候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本章甚至整个中国地理的基础。
对于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述了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两方面的知识。
2.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我国降水季节分配变化的规律和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配规律;记住800毫米和400毫米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2、能读懂并能根据数据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理解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2、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理解降水现象,学习身边的地理,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关注家乡降水的特点,增强爱家乡的情感。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特点及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难点:1、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5.教学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地图册》及课本插图。
6.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启发式引导、讨论等
7.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那么,一月份和七月份分别代表什么季节? 一月份代表冬季,七月份代表夏季。
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什么? 是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什么?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导入新课 气温是气候的一个要素,同学们想一想,气候的另一个要素是什么? 是降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降水的变化。
新授课 (二)降水的变化同学们对降水的理解又是怎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
请打开课本P24,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符不符我们刚才的理解?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降水。常用单位“毫米”或“mm”。
我国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降水的变化包括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先来分析时间的变化,多媒体显示“北京、广州、武汉”三地降水量,读图“三地降水量”,那三地? 北京、广州、武汉。
这种图形叫做“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一个地方一年的降水量。同学们仔细观察,横坐标代表什么?纵坐标代表什么? 横坐标代表时间,也就是月份,纵坐标代表降水量。
在纵坐标的刻度表上找出100毫米降水量,画一条横线;思考:三地那几个月降水最多?那几个月最少? 北京,7、8月份最多,1、2、12月份最少;武汉,4、5、6、7、8月份最多,1、2、12月份最少;广州,4、5、6、7、8、9月份最多,1、12月份最少。
三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是什么? 夏秋多,冬春少。
明显的差异是什么?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同学们,试着归纳总结三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规律。 季节分配不均,大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
同学们,对照课本P75第一自然段归纳是否吻合?板书:季节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雨、热同期。 指名学生回答……。
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指名学生回答。——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易发生春早、夏涝等灾害。
我国降水的空间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多媒体显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结合课本P75,读图“P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看到这幅图,你们要弄明白是什么? 图例。
思考:观察图中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多少? 广州,1600—3000mm;武汉,800—1600mm;兰州,400—800mm;乌鲁木齐,200—400mm。
如果我们把四地用直线连接起来,你们看降水量有什么变化? 有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再在图中画出800mm、400mm、200mm等年降水量线。 ……学生动手。
以400mm为界,划分东西两部分,看降水量又有什么变化? 东多西少。
也就是说,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是怎样归纳的呢? ……指个别学生回答。——东多西少,有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同学们,对照课本看看是否吻合?……为什么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有这样的规律呢? 学生讨论回答……。
能否大致确认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指名回答……。
练习反馈 提问,反馈练习结果 读题,讨论,说出答案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搞清了我国的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年降水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作业布置 试分析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什么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总趋势?(提示:可结合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加以分析)
8.板书设计:
季节分配不均,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时间变化
降水的变化 雨热同期
空间变化 东多西少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9.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联系实际,较好的理解地理并掌握主要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