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 导学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 导学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3.2遵守规则
目标提炼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 2.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知识目标: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 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等关系,发展辩证思维能力。锻炼自己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能力,做到自我约束、自我主宰,自觉遵守规则。既能有技巧地维护规则,又能根据社会变化情况参与改进规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自主学习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二、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3.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课堂探究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史 许衡传》
  释义:梨子即使没有主人,我的心却有主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心的主人就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即使没有他人的监督和约束,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所谓成长,就是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什么?(遵守规则就要失去自由吗?)
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智辨是非
1.“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这句话说明社会规则限制了人的自由。(×)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慎独”是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表现。(√)
4.小福认为,只要交警加大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违规处罚力度,大家就会自觉佩戴头盔。(×)
5.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是一成不变的。(×)
小试牛刀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道德修养)(2021海珠期末)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保障。某校八年级(5)班的同学围绕“我有奔跑的自由,我要自由地奔跑”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李丽:放学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锻炼,他们绕着跑道,自由地奔跑。 王玲:回家路上,小李和几个同学没有注意到路口的红灯亮了,他们在路口追逐,自由地奔跑。 何宁:放暑假了,小周一家到郊外游玩。小周开心极了,他和弟弟在山坡上快乐游戏,自由地奔跑。 陈晓:2020年3月,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澳大利亚籍华人梁某回国后拒不执行社区居委会要求居家隔离14天的规定,不戴口罩,若无其事地在小区的花园里,自由地奔跑……
对此,我们的看法是(A)
A.自由奔跑不能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梁某的行为扰乱防疫秩序,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C.自觉遵守规则,要从内心深处敬畏规则,违反法律必受到刑罚处罚
D.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唯一保障
(二)自觉遵守规则
2.每到放学时间,很多学校门口就会变得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能在人群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孩子,但拥挤的车辆和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这说明(C)
                              
①只要有规则,就能避免社会混乱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必定会增加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3.(道德修养)(2021南海期末)《佛山市公共汽车乘车守则(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成年人可免费携带身高不超过1.3米(之前是1.2米)或未达到法定入学年龄的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乘车。而乘客违反守则、出现失信信息,将按照相关规定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依法予以惩戒。这告诉我们(A)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社会规则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进
③社会秩序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④社会规则能杜绝乘客失信的现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1海珠期末)2021年10月7日,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发布了《关于第130届广交会期间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指出,10月8日至20日期间除了规定国内中高风险区、发生源头不明本地疫情地区所在的县(市、区)来粤返粤人员隔离14天外,目的地为广州市的国外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调整为21天集中隔离。广交会期间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表明(C)
A.这样就能确保广交会顺利举办
B.各类人群要坚决按照防疫要求集中隔离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D.建立和改进防疫规则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道德修养)(2021香州期末)根据《珠海市文明行为条例》规定,自2021年3月1日起,市民要依法依规使用公共自行车等互联网租赁交通工具,规范有序停放车辆。自条例施行以来,共享单车停放文明有序,成为珠海街头一道靓丽风景。这启示我们(A)
            
A.敬畏规则,严于律己
B.无视规则,追求自由
C.违反规则,法律制裁
D.改进规则,满足自我
2.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D)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自由是随心所欲的,不受规则束缚
③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④社会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道德修养)女子赵某原打算是从浙江金华到湖南郴州的,为了省下车费,只买了一站短途车票到浙江衢州,并将衢州的“衢”字烧毁,谎称是买到郴州。结果被识破,民警对此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主要告诉我们,遵守社会规则(C)
A.只模仿他人的行为习惯即可
B.需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
C.需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D.需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4.下列对漫画《悲剧发生的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B)
A.自由就意味着随心所欲
B.社会生活需要遵守规则
C.规则令驾驶充满了乐趣
D.社会规则形成需要默契
5.(道德修养)《元史 许衡传》记载:夏日外出,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这则故事告诉我们(A)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严于律己
B.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等外在约束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变规则
D.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将规则内化于心中
6.小明和父母外出时,看到斑马线前有一群人闯红灯,小明认为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闯红灯。妈妈则告诉他应该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走。这启示我们(A)
A.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B.要自觉维护和改进规则
C.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他律
D.规则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7.父亲开车途中打电话,孩子立刻提醒道:“爸爸,您不能开车打电话,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孩子的做法(D)
①缺乏孝敬观念
②说明只要看到不法行为,就要马上提醒
③是维护规则的体现
④有利于构建安全、和谐的美好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1罗湖期末)2021年12月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的主题是“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为此,全国许多城市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活动。这一活动能够(D)
题8图
A.让每一位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B.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C.确保广大老百姓的出行安全
D.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9.基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刑责范围作出重大修改,年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或将承担刑事责任。这一修改说明(B)
A.社会规则是可以随意修改的
B.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D.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
10.(法治观念)2021年10月,国家铁路局发布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儿童票购票标准拟从现行的以身高划分改为以年龄划分,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这体现了(D)
①要坚定维护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规则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应该遵守规则
③规则的改进应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④规则要根据社会生活需要加以调整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遵守通知要求,中学生应(B)
①内心敬畏规则 ②积极改变规则
③增强规则意识 ④具有自律意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2021年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开始施行。该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D)
A.何处停放电动车是公民的自由,国家无权干涉
B.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已经制定就不能修改
C.该规定明确公民的法定义务,违者应从重处罚
D.该规定实施有利于保障消防安全和社会秩序
二、非选择题
13.(法治观念)(10分)(2021茂名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1)开展了“守规则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活动,小李同学搜集到三个法律时政信息,请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法律时政一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时政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法律时政三 民法典在2021年1月1日生效,原来的婚姻法、合同法等9部法律全部废除。
(1)小李同学搜集到的三条法律时政反映了什么观点?(4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2)此次班会商讨并制定了《班级文明公约》,要求大家自觉遵守规则。但小华说:“自习课是我的自由,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华观点。(6分)
14.(法治观念、责任意识)(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7月21日,毛某宁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来扬州。2021年7月21日至27日,其未按照邗江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各类居民小区封控管理的通告》要求,未主动向社区报告南京旅居史,并频繁活动于扬州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的饭店、商店、诊所、棋牌室、农贸市场等,致使新冠肺炎疫情在扬州市区扩散蔓延,造成极其严重后果。2021年8月3日,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通报,毛某宁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侦查。
相关链接 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有人认为毛某宁从南京居住地来扬州,在扬州的活动是她的自由,不应该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侦查。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阐述你的理由。(6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