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鉴别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比较所学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3.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进而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学资源分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论,要改变学生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智慧的光芒在课堂上闪光。本节课的设计就是根据以上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展开的。学生在前一单元学习了酸、碱的概念和性质,知道了酸、碱各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此设计不拘泥于课本内容顺序,用归纳、分析、讨论、探究、对比、迁移等方法把它重新整合,主要介绍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又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其相关内容的平衡,将四种盐分为二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它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提纯。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与盐酸反应生成CO2的共性,并为学习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作铺垫。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在下一课时中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策略分析]1.采用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生活常识深入课堂,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2、关于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如果直接让学生自己探究的话,肯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采用设问讨论、小组统一意见后探究、出现问题及时交流、解决疑问的效果较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因为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让学生上台演示,体现学生的主动性。4、在知识巩固加深过程中运用知识竞赛分小组抢答的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教学难点:碳酸盐的检验[教学准备]图片:1、 千奇百怪的溶洞奇观——让学生感受到碳酸盐能构成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碳酸盐的兴趣;2、天安门华表、豪华酒店的地面、美丽的珊瑚、贝壳等——让学生感悟到碳酸钙的不溶性质与自然界的关系;实物:松软可口的面包、苏打饼干,钙尔奇D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碳酸盐溶解性的差异,使学生领悟物质的用途取决于它的性质;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读书、 查阅资料 、 社会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如收集各种可能含有碳酸盐的样品(大理石,贝壳,珍珠、鸡蛋壳等),收集有关碳酸盐的知识,完成《学案》[课前热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引出主题 导课:(投影图片)大自然溶洞奇观、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等。〈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观看,引发联想与思考大理石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巩固碳酸钙的物理化学性质 [板书]一、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提问>你发现碳酸钙有什么物理特性?是否溶于水?这个特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胃液中有什么酸?碳酸钙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介绍)碳酸钙的不溶于水可用于制造大量建筑材料以及牙膏中的摩擦剂,在生活中他还可以做补钙剂。(展示)钙尔奇D药瓶标签上的成分标识 思考讨论[讨论后达成共识]:不溶于水盐酸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课,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进一步认识“性质决定用途”。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联想与启示实验,观察与思考,小结物理性质阅读教材,打牢基础 <设问>生活中是否有可溶的碳酸盐 (展示实物)松软可口的面包、苏打饼干,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等(介绍)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演示实验]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否溶于水 (小结)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理特性与碳酸钙对比[阅读教材]P70—71页,对比学习碳酸钙、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及生活生产中的用途[板书]重要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溶解性 可溶:Na2CO3 NaHCO3 难溶;CaCO3 BaCO3 思考讨论观看实物观察实验,思考,讨论 不同的碳酸盐溶解性的差异而导致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完成《学案》[课前热身] 由实物及其用途引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会用对比的方法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回忆知识 (提问)1.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演示:盐酸腐蚀含碳酸钙的建材[板书]CaCO3+2HCl==CaCl2 + H2O + CO2↑2.碳酸钠、碳酸氢钠能否也发生类似的反应呢? 思考回答: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使学生温顾而知新,通过实物实验的演示,让学生印象深刻。对比实验 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按照[实验11-1]的实验要求,装置按图11-7。两位同学同时演示。 仔细观看实验,寻找不同之处,分析原因,写出方程式,完成《学案》表格[课堂探究]一。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训练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板书]2、重要的化学性质:(1)与酸反应CaCO3+2HCl = CaCl2+CO2 +H2ONa2CO3+2HCl = 2NaCl+CO2 +H2ONaHCO3+HCl = NaCl+CO2 +H2O碳酸盐+酸→CO2 [讲解] 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观察与思考 (课堂练习)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分组完成实验,观察思考,完成《学案》[我会设计] 利用实验结合生活中的物质验证碳酸盐的性质请同学介绍CO32-、HCO3-检验方法。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析思考,寻找规律 (设问)上述三种盐都能与酸反应,能与碱反应吗?[演示实验]实验11-2用氢氧化钡代替石灰水重做上述实验 得出结论,完成《学案》[课堂探究]二 实验探究中总结和碱反应的规律[ 板书](2)与碱反应:Na2CO3+Ca(OH)2 =2NaOH+CaCO3↓Na2CO3+Ba(OH)2 =2NaOH+BaCO3↓3.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整理 [ 利用多媒体总结 ] 本节课知识重点 整理笔记 及时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知识 (投影)<知识竞赛>以全班5个小组为单位,每小组一道必答题,回答时间10秒内,过时可由其它小组抢答。 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交流,巩固知识,掌握方法。 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知识,积极主动性高。总结 [ 课堂小结 ] 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学生交流,提出希望。 学生谈心得体会 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与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附1:板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1. 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属于碳酸盐)1、 重要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溶解性 可溶:Na2CO3 NaHCO3难溶;CaCO3 BaCO32、 重要的化学性质:(1)与酸反应CaCO3+2HCl = CaCl2+CO2 +H2ONa2CO3+2HCl = 2NaCl+CO2 +H2ONaHCO3+HCl = NaCl+CO2 +H2O碳酸盐+酸→CO2(2)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2NaOH+CaCO3↓Na2CO3+Ba(OH)2 =2NaOH+BaCO3↓3.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附2:知识竞赛1小组:已知某种盐的组成中含有钾元素,现取该盐适量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推测该盐的化学式可能为 。[答案] 1、K2CO3 或 KHCO32小组:怎么做一只无壳鸡蛋?[答案] 2、用家里的白醋浸泡鸡蛋,实验室利用盐酸和鸡蛋反应。3小组:氢氧化钠溶液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证明发生了这种变化?[答案] 3、 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生成碳酸钠。证明时可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液体。4小组:煅烧石灰石结果会生成哪些物质?如何证明石灰石被煅烧后分解完全?[答案] 4、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煅烧后会生成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只需要在煅烧后的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5小组:小苏打为什么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答案] 5、 NaHCO3+HCl=NaCl+ H2O + CO2↑ 消耗了盐酸。附3:学案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课前热身]:读书、 查阅资料 、 社会调查填表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化学式俗称溶解性用途[课堂探究]一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探究1:在盛有少量碳酸钠的试管里,滴入2毫升稀盐酸,并用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探究2:在盛有少量碳酸氢钠的试管中,滴入2毫升稀盐酸,并用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结论 CO3 2-检验的方法[我会设计]: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试管 导管连单孔塞铁架台蛋壳 稀盐酸 石灰水 将碎蛋壳 2、 1、 2、[课堂探究]二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里滴入石灰水 `碳酸钠跟氢氧化钡反应结论 认真观察分析上述反应,反应物有 种,而且反应物之间相互 ,这种反应属于我在本节课的收获:[课堂精练]一、我会选:1、下列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HNO3 Na2CO3 BaSO4 B、NaHCO3 KOH NaClC、H3PO4 Ba(OH)2 NaHCO3 D、H2CO3 Cu(OH)2 Mg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B、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治疗胃酸过多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D、胃液中含有的适量醋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3、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可选用( )A、 A、HCl B、CaCl2 C、Ca(OH)2 D、H2SO44、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石灰水反应的是( )A、食盐 B、熟石灰 C、碳酸钠 D、碳酸钙二、我会填做馒头的面粉在发酵时会产生一种酸,使蒸出的馒头有酸味,如果在面团中加入碳酸钠,可使馒头不酸原因是 。如果不加入碳酸钠,而是加入碳酸钠就馒头的松软程度看,那个会更好?写出分析过程和结论 。PAGE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