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教案

资源简介

《溶解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能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品
仪器和用品:氯化钠、硝酸钾、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水、烧杯、火柴、量筒、试管刷、胶头滴管
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叫溶液 溶液由什么组成
【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溶解时的量的问题——溶解度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通过我们手中的仪器来探究这个问题。
实验A:在盛有10ml水的试管里,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向试管中缓缓加入少量水,边加水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直到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实验B:在盛有10ml水的试管里,缓缓地加入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给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直到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
实验C:在盛有10ml水的试管里,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取上层清液,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振荡,观察加入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
(要求:组长将组员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做实验A、B、C,并对每个成员分工明确,一人边做边说,一人边观察边记录。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1.一定温度 2.一定量的溶剂
[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引导分析]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根据刚才的分析,师生共同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板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由做实验C的同学描述实验现象)
[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教师强调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这种溶质”四个字)
[提问] 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小组交流、展示)
【投影板书】
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饱和溶液:a、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有未溶固体,且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b、在一定温度下,往溶液中加入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往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溶质可以继续溶解。
【课堂练习】(投影展示)
[提问]回想刚才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又如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
[学生讨论、分析]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结论]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板书】二:一般情况下: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课堂练习】(投影展示)
【过渡】我们可以看到热的硝酸钾溶液冷却后,出现了固体。我们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学生阅读P34-35、归纳结晶的方法)
【板书】三、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结晶的方法:(1)冷却热饱和溶液;(2)蒸发溶剂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了结晶的两种方法。
【达标检测】见幻灯片
板书设计: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三、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结晶的方法:(1)冷却热饱和溶液;(2)蒸发溶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