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铝具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2.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会判断常见的置换反应。3.能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它们活动性的强弱。教学过程引入: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其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化学性质也有密切的联系。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过渡语: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怎样达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P9-11的内容,思考:1.为什么铝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2.结合铁、锌、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归 纳什么叫置换反应?要求:5分钟后能背诵上述问题的答案,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三、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过渡语:同学们,时间到,完成自学任务的请举手。请观察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二)引导实验教师演示: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铜片、铁钉、锌粒和镁条,分别加入稀盐酸、稀硫酸,比较:哪些金属能和盐酸、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哪些金属不能和盐酸、稀硫酸反应?学生回答:铁、锌、镁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铜则不能。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至弱为镁、锌。铁。铜不能和盐酸、稀硫酸反应。过渡:金属能否和酸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反映该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根据实验现象,上述几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锌、铁、铜。上述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来检测大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检查自学效果检测题1.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但原因不同,分别是什么?2.设计实验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和锌粉,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判断 3CO+Fe2O3 == 2Fe+3CO2是不是置换反应,并说明理由。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后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得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评第1题:为什么不同的金属其抗腐蚀性能不一样呢?拓展:大多数金属都能和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在高温下才能与氧气反应,金在高温时与氧气也不反应。由此可 以推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评第2题:学生回答:加过量的稀盐酸,至没气泡时,过滤。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若回答正确,追问为什么?从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铜和盐酸不反应,而铁、锌都能和盐酸反应,进而除去)拓展:铁和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离子。评第3题: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个数进行分析,引导尖子生归纳置换反应的概念。拓展:(1)特征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2)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同样,有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反应也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H4+2O2===CO2+2H2O(3)让学生列举学过的置换反应的例子。如:H2+CuO==Cu+H2O C+2CuO==2Cu+CO2学习目标1.通过对Al和CuSO4溶液、Cu和AgNO3 溶液、Cu和Al2(SO4)3溶液的反应的探究,归纳出Al、 Cu、 Ag活动性顺序。2.理解、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演示)把光亮的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它可以把铜从CuSO4中置换出来,这也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今天我们就通过类似的实验,来探究Al、Cu、Ag的活动性强弱,进而学习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过渡语: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怎样达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P11—P12的内容,1.熟记Al和CuSO4溶液、Cu和AgNO3 溶液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2.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三点应用。要求:5分钟后能背诵上述内容,并能根据实验回答思考题。三、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过渡语:同学们,时间到,完成自学任务的请举手。请观察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二)、引导实验1、教师演示P11探究2、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1)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2)铜丝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3)无变化。3、请同学板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 +3Cu Cu+2AgNO3==Cu(NO3)2+2Ag4、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铝、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吗?铝 > 铜 > 银过渡: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取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由强到弱的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哪些应用呢?下面我们来检测。(三)检查自学效果检测题1.判断下列各组金属活动性的强弱。Fe__Cu Zn__Al Cu__Ag Mg__Zn2.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铁和稀盐酸 铜和硝酸银溶液铜和稀硫酸 铁和硫酸锌溶液3.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颜色相似,怎样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四、后教(请两位同学板演1、2题的左右两部分)(一)先交换练习本后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尖子生更正)(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评第1题:哪位同学能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背诵下来呢?拓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评第2题:根据上一题在黑板上板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引导学生说出金属间的反应关系。拓展:(1)位于氢前面的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说明:氢在这里起分界线的作用,强调:氢不是氢气。(2)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易错点:误认为CuO是溶液,强调:溶液;与氢没关系,如Cu+2AgNO3==Cu(NO3)2+2Ag能发生反应,而铜和银都排在氢的后面。评第3题:根据含有的金属种类不同,引导学生提出鉴别方案。(1)灼烧,变成黑色的是黄铜,不变的是黄金;(2)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黄铜;(3)放在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没气泡产生的是黄铜。(4)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是黄铜,没变化的是黄金。(5)比较密度,密度大的是黄金,密度小的是黄铜。复习目标1.知道铝具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2.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会判断常见的置换反应。3.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复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二、先学(一)出示复习指导复习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9---P12的内容,并熟记以下知识点:1、熟记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2、熟记金属与酸的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3、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三点应用。15分钟后,要求能做对以下习题。(二)学生自学(三)检查复习效果1.默写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并填空。(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_____。(2)位于______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位于________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_____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2.写出下列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4.什么叫做置换反应?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置换反应。5.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CO与Fe3O4的反应除外)。C CO2 CO FeSO4Fe Fe3O4 FeCl27.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1)银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锌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与硫酸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铝与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铁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写出镁、铜、氧气、盐酸两两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9.写出除去下列杂质的化学方程式(括号内为杂质)铜粉(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2溶液(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①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1.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 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 ③铝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化学方程式)。12.将10g某黄铜(铜锌合金)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求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Zn:65)三、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