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向贫困宣战 课件 (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3 向贫困宣战 课件 (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向贫困宣战
1. 了解联合国颁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能够说出贫困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 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在脱贫实践上采取的相关策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学习目标
导入
“十三五” 期间,我国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投入已经超过5300亿元,除此之外,2016- 2020年中央还设立了100亿元的专项彩票公益金、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849亿元、2020年设立了300亿元的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
目标一
了解联合国颁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能够说出贫困带来的不利影响。
原因
贫困
人口急剧增加
加大开采
环境恶化
贫困是许多地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远超2500万人
消除贫困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目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为什么要将消除贫困放在首位呢?
贫困带来的不利影响
贫困会导致经济增长势力弱,阻碍经济的发展
一些落后地区为了在经济上快速追赶上发达地区,往往对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
贫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研究表明,在贫富分化严重的情况下,社会上人们的焦虑感会上升,信任感会降低,造成社会不稳定。
贫困带来的不利影响
贫困导致个体生长发育缺乏一些基本条件,从而对身体健康生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还会诱发多种疾病。
贫困带来的不利影响
以下选项中最可能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 增加植被覆盖率
B. 持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
C. 预防和治理污染
D. 消除贫困、减少并消除文盲
【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D选项。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关系。一方面,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社会、生态的相应发展,这样的社会肯定是不完善的;另一方面也不能离开经济发展去追求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题干中的A、C选项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B选项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故D选项符合题意。
小试牛刀
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在脱贫实践上采取的相关策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目标二
国际援助
扶贫体系
我国的扶贫体系
地方政府:将反贫困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之中
社会捐赠
贫困群体:自救、自助、自立
国家支持:制定国家反贫困行动规划,进行战略指导和政策扶持
对口支援:较为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
市场驱动:各类企业积极参加减贫工作
湘西苗寨十八洞是武陵山深处的一个偏远村落,千百年来,苗家百姓为生存奔波,为温饱劳碌,却依然贫困。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600多元,人均耕地不到一亩,贫困人口超过一半。在外务工的十八洞村人谁都不愿提起自己家乡的名字。
重大成就
党和政府带领当地村民依据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帮助村民发展猕猴桃种植,依靠土地流转,十八洞村发展起近4000亩猕猴桃产业园,年销售额接近700万元,为全村人都带来了收益;同时还发展了黄牛养殖、苗绣织锦加工、劳务输出和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今天的十八洞再不是从前那个“八山两田水,地无三尺平”的穷山村了。
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
农村风貌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贫困不是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所面临的挑战,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下,让各国在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发展,全球贫困问题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九百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这种人口迁移方式属于( )
A. 劳务迁移
B. 难民迁移
C. 智力迁移
D. 生态移民
【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D选项。易地扶贫是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我国九百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这种人口迁移方式属于生态移民。劳务迁移的影响因素一般是经济因素, 难民迁移一般是战争引起的,智力迁移多为高素质人员的迁移,故ABC错误,选D。
小试牛刀
发展的选择(第三课时)
贫困带来的消极影响
阻碍经济发展
加剧环境污染
导致社会不稳定
诱发生理疾病
我国扶贫体系构成
知识小结
地方政府、国家支持
市场驱动、社会捐赠
贫困群体、对口支援
国际支援
扶贫成效: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