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备课时间授课教师 单 位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作用:本节课是承接课题1分子和原子 现有的知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分,原子真的不可分吗?内部有没有结构呢?很自然课题2 继续探索微观世界,了解原子的结构,进而课题3元素从微观的原子 到宏观的元素教材内容: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神秘面纱,由不理解微观到很理解微观,教材通过图片、表格、文字让微观的原子变得清晰,学生逐渐在脑海里行成原子结构的模型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三个层次 ,从低到高依次为图像、动作、和符号;加些在教学过程中要先从图像开始,然后进入到动作,最后运用符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关于原子的构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在物理课中了解到的原子结构,在此之前我们也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这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3、学生主要的困难是缺乏微观想象力,对原子的理解是实心球体,原子构成的微粒理解模糊。原子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都要在本课解决4、本课题不同于宏观物质运动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目标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方法对信息处理加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1、对原子结构的探究认识2、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3、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教学难点 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要分的观点离子的形成过程教法学法 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结合、直观教学法、拓展延伸设计思路 通过回忆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引出原子的构成--通过打比方、图片展示、讨论分析--引出原子内部结构,电子核外排布--通过观察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出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师展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图,让学生回忆:1、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3、原子的概念【过渡】: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吗?它可以再分吗?是否有自身的结构?展示图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师】:原子弹能爆炸且威力无比与原子的结构有关系,我们现在就一同走进今天的课一探究竟【板书】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进入新课】【师】从分子的特性中我们知道原子质量、体积都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生】:思考【师】打比方:原子--乒乓球--地球,你想象中的原子结构是怎样的呢? 【生】思考回答;【师】展示原子结构图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原子的结构。【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正电) 原子核(正电)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负电) 【师】展示不同原子的结构,分析找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原子核不一定有中子;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过渡】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原子核与原子比较,相当于蚂蚁与体育场比较,原子核外那么大空间,电子如何排布,如何运动的呢?【师】展示立体图并讲解,分层排布,能量由低到高排,电子层依次叫1-7层。【问】你能将这立体图画成平面图吗?合数学平面图画法【生】尝试着画,师指正,学生练习画其它原子结构【板书】二、核外电子的排布【师】展示原子序数1-20位的结构图,分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找规律。【讲解】1. 根据最层电子数,将原子分为:金属类(小于4个电子)、非金属类(大于或等于4个电子)、稀有气体类(等于8个或2个电子)2、稀有气体也叫惰性气体,稀有气体类原子是稳定结构,所以不稳定原子要经过电子得失达到稳定结构,问:钠原子、氯原子如何达到稳定结构呢?【生】思考回答:【板书】三、离子的形成离子:带电的原子2、离子的形成:阴离子、阳离子【讲解】原子弹爆炸的原因,是核裂变释放能量的过程【课堂练习】在一个原子的原子核里必定含有的微粒是( ) A. 质子和中子 B.质子 C.中子 D.质子和电子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 B.核外电子总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 3、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很小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由电子决定4. 如右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结】原子的构成;2、电子的排布;3、离子的形成 1.复习巩固,引出新课题2、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微观想象能力,抽象思维,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总结规律4.引导学生自己画出原子结构图,自己总结出的知识刻骨铭心 学生观察,找出规律,引出原子的分类学生思考,引出离子解决课前问题,深化原子的结构,给学生埋下一颗探究更深奥秘的种子,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板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质子(正电)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正电) 1、 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负电)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分层:1-72、原子结构示意图:3、原子分类: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大于或等于4 等于8或2三、离子的形成:离子:形成过程:课后反思 本课题内容较多,离子的形成应放在下节课讲时间太满,没有时间进行练习检测 思路清晰严谨,学生积极性被调动,用的教学手段灵活适当,课堂效果好海拉尔区第三届教学节 学校教研活动档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