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化学式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了解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含义
掌握常见化学式的科学读法和规范书写。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实验室常见化学式的观察,归纳出化学式的概念;借助微观粒子的模型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化学式或化学式中数字代表的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知识经验,掌握常见化学式的读法和书写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微观粒子的模型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式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知道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并能说出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含义,以及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的规律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对生活、实验中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观察,归纳化学式的书写特点,引出化学式的意义,宏观2种,微观2种(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除外)。结合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通过建立微观粒子的实物模型,形象解析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从而归纳出,元素符号、数字在化学符号前以及指定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这三个知识内容,建立了化学“宏观-微观-符号”外部三重表征的知识体系。通过日常对化学式的读法和书写的积累,归纳出化学式(单质、化合物)书写的一般规律。最后,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提高,也为将来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与认知特点:
初三学生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对化学中的生活和微观模型感兴趣。
2.学生知识储备 :
学生对学过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微观粒子已经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此外,前面通过对水的组成相关学习的过程中,为在学生宏观、微观的认识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符号、数字跟化学式综合学习,学生缺乏知识生成的方法,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对于常规化学式的读法和书写也需要教师指引学生进行总结与归纳。
四、教学法设计
(1)教学方法
设置情景“生活中你能从到哪些商品中看到化学符号?”,从而引出化学式定义、特征等的相关内容学习。设置另外一个情景“通过水的化学,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一气呵成突破化学式所代表的四种意义,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借助橡皮泥制作的球棍模型,解析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再通过常见单质、化合物的读法与书写归纳,得出科学写出化学式的方法。
(2)学习方法
观察法: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化学式的观察,总结归纳出化学式的定义,通过微观粒子模型的建立,观察得出化学式周围数字代表的意义。
讨论法:学生通过对水的化学式的小组讨论,得出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化学式周围数字的讨论,总结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意义表达,加强了对“宏观-微观-符号”外部三重表征的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新知过程的体验。
五、教学过程
环节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化学式的定义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元素符号 符号前面的数字代表的意义 数字“2”表示的意义 课堂检测 化学式的读法 化学式的书写 随堂练习 小结 总结 【随堂检测】 这款化妆品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产品? A.祛皱型 B.美白型 C.保湿型 【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化学符号? 2、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注意】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书写化学式必须依据实验结果 3、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水,请根据图式,讨论得出水的化学式所代表的的意义? 宏观意义H2O 微观意义 (
组成

) 【小结】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物质的元素的组成; 微观:表示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分子有哪几个原子构成。 【练习】 说一说CO2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延伸拓展】 H: Fe: 5H: 3H2: 3CO2: 2Na+: Mg2+: 3H2: 3S2-: 3CO2: aXnm 区别符号前面的数字和右下角、右上角数字的意义: a:只能表示粒子的个数。 n:表示一个分子中有n个原子。 m:表示一个离子带m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 【小试牛刀】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铁原子: 2、氮元素: 3、氮气: 4、2个氮分子 5、n个水分子: 6、5个氯离子 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1、2N 2、2CO 3、3Ca2+ 4、4SO2 读法: 单质 O2 N2 H2 S He Fe 化合物 原则:从后往前读 读作:某化某或几某化几某 如: NaCl CaO MgO KCl HCl CO、CO2、Fe2O3、Fe3O4、SO2、SO3 【规律】某化某,指该物质中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书写: 单质 Fe、Cu、 He、 C 、S 等 即: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H2、N2 、 O2、 O3等 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Xn表示 化合物 CO2、SO2、H2O等 即:氧化物:氧元素在后,其他元素在前 NaCl、FeCl3等 即:其他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金属元素在前,其他元素在后 【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锰酸钾 银 臭氧 氯酸钾 过氧化氢 三氧化硫 二氧化锰 二氧化氯 一氧化氮 2、若用表示“ ”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符合“2H2O”所表示的意义是( ) 1、化学式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2、化学式或化学式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 3、常见化学式的规范书写 5min小测 观察组成方式,表述概念 回忆旧知,讨论,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 通过橡皮泥,建立微观粒子模型,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归纳 及时巩固练习 师生合作,齐读 师生合作,找出书写规律 学生作答 学生达标练习 巩固旧知 引入课题 (3分钟) 引入课题,找出化学式的书写规律,引出定义 (3分钟) 理解化学式表示的四层意义(3分钟) 巩固意义(2分钟) 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总结归纳(8分钟) 提炼知识,总结数字规律(3分钟) 加深数字意义的理解。(5分钟) 不同化学式的不同读法,小结读法技巧(4分钟) 不同化学式的不同书写,小结书写技巧(4分钟) 巩固提高 (3分钟) 小结(2分钟) 进一步明确课堂内容和目标 (5分钟) 巩固提升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习了解化学式的定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并结合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建立了化学“宏观-微观-符号”外部三重表征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堂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和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习题精炼,且贴近易考点和学生的易错点,层次练习的训练,有助于增强不同水平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足:(1)板书设计紧密型不够,内在联系不够突出;(2)学生参与微观粒子模型不够大,后面的有些学生可能观察不到,应设计每组学生都有一组模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时间再设计长一些;(3)课堂容量有点密集,教师讲述时间过多,应多留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