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2《少年有梦》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2《少年有梦》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少年有梦》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道德修养∶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法治观念∶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健全人格∶主动锻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
责任意识∶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努力就有改变;
学习难点: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___________。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________,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___________,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_________。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________。虽然总是和__________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___________。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____________紧密相连。明确的___________,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_________。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___________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__________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___________的机会。___________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____________。
5、少年的梦想,有时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__________;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__________。
6、少年有梦,不应止于________,更在于________。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_________,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7、努力,是一种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_的坚韧和失败后____________的勇气,是对自我的____________和对美好的____________。
8、努力,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__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9、努力,需要___________。“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梦想就会成为________,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________,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什么是梦想?
2、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3、少年的梦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4、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5、什么是努力?
6、我们如何实现梦想?
三、合作探究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从少年有梦的角度,说一说,你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中获得了哪些感悟?
2.小李同学的梦想是将来做一名航天人,报效国家,特别是看到中国的空间站建立后,这个愿望更加强烈。但是,他常常控制不住自己,上课时间阅读航天知识的杂志;周六日经常整夜观看《火星救援》之类的影视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现在,即将升入初三,他依旧是这种状态,为此他深感焦虑。
假如你是他的好友,你应该如何劝说他摆脱当前这种状态?
3.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8年前,航天员王亚平在400公里的太空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进行太空授课,那“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的话语,让无数个孩子从此喜欢上了航天。8年后,“太空教师”再出征,她说,愿意再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去触碰梦想,去开启新的探索。
运用所学知识,说说航天员王亚平为什么愿意再次带孩子们去触碰梦想?
4.【讲述中国故事实现人生梦想】
袁隆平院士曾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未来科学技术大奖、“共和国勋章”称号。但他却说自己是“种田人”,不住豪宅、不坐豪车,把奖励和全部经费用来搞科研。他常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隆平心中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并不断攀登高峰,为保障我国及世界的粮食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袁隆平的梦想是什么?你从袁隆平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5.材料一 苏炳添,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中国飞人,亚洲之光”。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来决赛的运动员。决赛场上,苏炳添是一排黑人中间唯一的黄种人,他再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8的成绩得第六名。
材料二 苏炳添不抽烟不喝酒,坚持不吃任何不利于肌肉生长的食品。苏炳添不是在训练,就是在去训练的路上,从不偷懒,也从不迟到。七点起床,23点睡觉,午休一个小时,每天训练结来写日记。他对训练有强迫症,仰卧起型、蹲起,要求100个就是100个,少一个都不行。每日训练后,坚持水疗和按摩,不管开心或不开心都不会更改训练强度,10多年来一直如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苏炳添实现梦想带给你那些启示?
(2)苏炳添荣获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之一,请你为苏炳添试写一段颁奖词。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②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可以为个人梦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条件、奠定更好的基础。个人梦的实现,可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③我们要关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勇担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培养国际视野,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小李,你对航天知识感兴趣,梦想成为“航天人”,我非常赞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理想,有了理想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可是,仅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而努力需要落实在每一天的行动当中。而且,我们应提高自控力,因为实现理想需要自律。如果“常常控制不住自己”成为常态,有可能会使你的理想最终成为幻想;上课看杂志、周六日整夜追剧,即便与航天有关,但同样是不够自律、主次不分的体现。这样长期下去,学习成绩自然会受影响。
不过你现在“感到焦虑”,说明你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现在抓紧还来得及,但需要你有坚强的意志、高度的专注、积极的努力——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我相信你!
3.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等。
4.袁隆平的梦想是国家增粮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启发:①少年的梦想,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②少年有梦,不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③作为当代青少年,为共圆中国梦我们需要不懈努力。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也有方法。
5.(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行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实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努力,需要立志,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努力需要坚持,要把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2)摒住了呼吸,九秒八三,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