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黄 河》教学设计课题: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第三课时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黄河的基本概况。(2)了解黄河的贡献。(3)认识黄河的开发与治理。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黄河的基本概况,分析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据此认识黄河的贡献以及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认识我国大河的现状,培养读图、用图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2)黄河的治理和开发2、教学难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描述黄河的诗句,思考:从这些诗词中能看出黄河有哪些地理特征?2、黄河的概况。(1)读黄河流域图,找出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上中下游分界点为:河口、桃花峪;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等;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为小浪底工程。(2)绘制黄河简图: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分界;主要支流;大型水电站;流经地形区。3、黄河的贡献(1)提供水能读黄河水利枢纽分布图,得出结论:黄河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上中游河段,阶梯交界处。提供水源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农业发达,被称为“塞上江南”、“塞外米粮川”。塑造平原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慢,给沿岸人民带来水资源,在入海口处冲积出黄河三角洲4、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读黄河流域图,结合课本材料,分析黄河各河段的特点、开发与治理,完成表格。河 段 特点 开发与治理上 游 水能丰富 兴建水电站中 游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下 游 “地上河” 加固堤坝总结: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建水电站;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措施: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下游——“地上河”(原因:下游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措施:加固堤坝。治黄的关键是治沙。黄河凌汛通过视频了解黄河凌汛的危害及发生时间;读课本材料,找出凌汛发生的条件、时间、位置。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通过简短视频回顾相关知识,领略黄河风采。7、课堂练习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