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 型 新 授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与探究、讨论法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 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过程与 方 法 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原理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一、问题与情景 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你们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二、 推进新课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你能说出它有哪些性质吗? 强调:二氧化碳是气体必须是在常温下,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转变为固体,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讲解:如果用飞机在云层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实验6-3】如右图装置,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推测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6-4】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你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怎样的性质? 思考:你能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吗? 提出疑问:二氧化碳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你能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吗? 【实验6-5】取四朵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上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观察现象。 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遇酸变红色。 让学生尝试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三、归纳与小结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或启示? 四、巩固与练习 猜谜语 气体的相应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了解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舞台烟雾等。 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117表格 举例(汽水等)。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和药品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制取2瓶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观察、分析有关实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容易分解。 小组讨论书写化学方程式 CO2 +Ca(OH)2 == CaCO3↓+ H2O CO2 + H2O == H2CO3 H2CO3 == CO2↑+ H2O 高温 和碳反应:C+ CO2 === 2CO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谈收获、启示。 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 增强探究意识,培养探究能力。 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取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并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板 书 设 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和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碳酸不稳定H2CO3== CO2↑+ H2O ③和石灰水反应(检验二氧化碳):CO2 + Ca(OH)2 == CaCO3↓+ 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