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民族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知道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少数民族的分布。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现实生活渗透民族文化知识。
重点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我国独特的名族文化知识,并举实例。
难点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我国独特的名族文化知识,并举实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歌曲《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让学生们听曲识民族,感受我国的民族文化。 请学生说说自己属于什么民族;说出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 结合歌曲,体现了歌曲中的民族知识。
新课讲授 活动: 请将下列图片与其对应的民族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自主学习一: 1.我国的民族组成及所占比例。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与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3.我国是一个团结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的的民族政策。 老师总结: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合作探究: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区。 活动: 读图,在下表空白栏中补充自己想了解的民族名称,读图,完成表格内容。 老师总结:由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即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进而得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并解释其含义。 自主学习二: 听歌学名族 〖听音乐我是认真的〗 播放视频,欣赏歌曲《中华民族唱起来》,在富有韵律的歌曲中,识别56个民族的名称及汉字的规范书写。 服饰上的民族知识 〖请展示,看我见过没〗 选取5-6张常见的民族服饰,设置为点击一张播放一张,让学生进行抢答,说出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装)。实在说不对的,老师进行补充。 舌尖上的民族知识 〖您来说,看我吃过没〗 给学生展示富有特色、典型的不同民族的美食图片(5-8张),老师以描述性语言为学生进行介绍。 (四)指尖上的民族知识 〖民族乐器猜猜猜〗 (五)人民币上的民族语言、文字 向学生展示一百元人民币纸币,强调学生注意观察纸币的右上角,提出问题:1.有几种语言?2.什么意思?3.分别是那几种民族的语言?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总结:最上排——汉语拼音——中国人民银行 中左——藏文——中国人民银行 中右——维文——中国人民银行 下左——蒙文——中国人民银行 下右——壮文——中国人民银行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连线。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问题。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例如:“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生合作探究我国各民族的分布。 学生通过读图找出表格中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可以识记我国的每个民族的名称、汉字的正确书写。 借助地图册、课本等资料原有的插图进行温习后再抢答 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活动,并查找相关资料。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讨论 通过活动感受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 通过自主学习,初步认识我国的民族组成。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培养他们正确的民族观。 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烘托课堂气氛。 有准备的抢答,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充分认识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让学生意识到:什么话中到处都是知识(地理知识),只是我们缺少关注。
课后作业 1.收集资料,谈谈端午节的起源,说一说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2.结合家乡情况,举例说明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对发展旅游业的影响。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我国的民族 总数、分类及占比 名称 民族之最(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最少、分布最广、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等)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民族分布的特点 民族分布 1.汉族——中部和东部 2.少数民族——东北、西北、西南 (二)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三、我国的民族风情 (一)听歌学名族 (二)服饰上的民族知识 (三)舌尖上的民族知识 (四)指尖上的民族知识 (五)人民币上的民族语言、文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