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正确解题的格式。(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难点:解题格式的规范化。预习赠送的小册子。一、情景导入1.导语:火箭升空要携带一定量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假如你是火箭的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舱中至少填充多少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充分燃烧?2.播放视频“火箭发射”。二、合作探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观察表格:反应物 生成物H2O H2 O2质量比 9 1 8A 18 g 2 g 16 gB 72 g 8 g 64 g【提出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归纳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出生成物(或某一反应物)的质量。【拓展延伸】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提出问题】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掌握正确的步骤和书写格式。那么,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以教材第102页的例题1为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归纳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设未知量;(2)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找: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特别提醒】①所设未知量“x”后面不带单位。②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物质的质量的单位要带入,且各物质的质量要是参与反应的质量。【过渡】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以教材第102页例题2为例进行讲解)。【归纳总结】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讨论交流】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能否求出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能否求出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投影展示】课堂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消耗氯气多少克?可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板演】解:设燃烧100 g氢气需要消耗氯气的质量为x,可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H2 + Cl22HCl2 71 73100 g x y= x=3 550 g= y=3 650 g答:燃烧100 g氢气需要消耗氯气3 550 g,可生成氯化氢气体3 650 g。【归纳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拓展延伸】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结果要准确。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2.步骤3.完成课件中随堂练习。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一种是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但无论哪一种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依据进行的,所以一定要使学生明白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意义。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能计算即可,教师不必再进一步拓深,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实例教会学生分析题意,学会如何解计算题,重点引导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养成正确的审题、解题习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