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欣赏《号手与鼓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这首乐曲中的童真和童趣。2、艺术表现:通过聆听《号手与鼓手》,感受音乐带来的不同情绪,并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出来。3、创意实践:通过聆听,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号手与鼓手”的形象。4、文化理解:了解管弦乐《号手与鼓手》所表达的音乐情绪,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欣赏乐曲。新知导入小号:奏响战斗的号角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小号演奏的歌曲《号手与鼓手》。新知讲解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与《土耳其进行曲》有什么不同?它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节奏更加活泼明朗;描绘了孩子们打着铜鼓、吹着喇叭列队行进的可爱神态。新知讲解这首乐曲中有两种乐器的音色最为突出,请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听一听这两种乐器是什么?小号鼓拓展延伸乐器介绍小号,俗称小喇叭,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高的乐器。小号音色明朗响亮,常负责旋律部分或高亢节奏的演奏。小号不仅可以演奏振奋人心的旋律,而且能够演奏抒情的优美乐段。因此无论是交响乐团还是军乐团或者爵士乐团,它都是常见乐器。小军鼓,别称小鼓、响弦鼓,是一种具有响弦横置在鼓面的打击乐器。常出现于军乐队、管弦乐团等。小鼓不像大鼓那样用来加强强拍,而是在弱拍上敲击细小的节奏,以调和音色,增强乐曲的节奏感。新知讲解《号手与鼓手》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捷的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这部管弦乐组曲作于1871年,是根据所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共十二首)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号手与鼓手》是五首小曲中的第一首,又叫《喇叭与铜鼓》,是一首进行曲。C小调,四四拍,表现了孩子们打着铜鼓、吹着喇叭列队行进的可爱神态。作品介绍新知讲解音乐家介绍比捷(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从阿列维学习作曲。1857年考取罗马奖后,在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新知讲解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音乐,听到小号的声音就模仿吹奏小号的动作,听到鼓的声音就模仿敲击鼓的动作。小号鼓拓展延伸打鼓的动作:双手拿着鼓槌,上下敲动。乐器演奏方式模仿吹号的动作: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挺胸抬头。新知讲解请同学们想一想:号声与鼓声是分别出现还是同时出现?分别出现的。新知讲解请同学们随音乐再次表演:小号声响亮的时候,鼓手的表演动作变小,为小号伴奏;鼓声响亮的时候,号手的表演动作变小,为鼓伴奏。小号鼓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尝试用踏步和拍手的动作,来配合音乐的节拍。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号手与鼓手,聆听了法国作曲家比捷所作的管弦乐《号手与鼓手》,了解号和鼓的音色,通过想象乐曲中的号手与鼓手,感受进行曲风格。板书设计号手与鼓手认识小号和鼓辨别音色随音乐舞动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聆听其他的进行曲音乐,和伙伴们分享你觉得好听的乐曲。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三上第三课第4课时欣赏《号手与鼓手》课件.ppt 号手与鼓手.mp3 小号:奏响战斗的号角.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