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道德与法治教学案(教师版) 编号:2 使用人: 使用时间课题 1.2走向共同富裕 主备 辅备 探究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民生事,最关情。改革从哪里改起?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尽管这些事情往往是最难的。改革“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这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发展思想或理念?(2)当代中国为什么坚持上述发展思想?(3)[共同富裕提供苏州样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江苏省和全国“两个率先”战略的排头兵,也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多的“苏州样板”。运用所学知识,提炼上述材料中苏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做法。(列出要点即可),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推进共同富裕的做法吗?三、评价训练案】1. 判断并改错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只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向顽瘴痼疾开刀,就能实现中国梦。③我国经济由高质量发展转向高速发展。2.重点知识默写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③党和政府坚持 的发展思想。我国坚持以 建设为中心工作。④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以下情景体现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① 第75届联大投票选举2021-2023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中国成功当选② 2020年中国各省GDP总量居前两位的是广东、江苏,后两位是青海、西藏课标 了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初步了解党史、改革开放史。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框下设两目,分别是:第一目,改革进行时,第二目共享发展成果。第一目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第二目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及措施。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了解很不全面,因此对于主要矛盾及如何走向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引导。同时,需要引导学生知道改革开放和共同富裕的联系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素材分析和阅读教材,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概括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做法责任意识:1.树立改革精神,2、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学习重点 1、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2、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措施。学习难点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学生课前准备工作 完成预习案,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预习教材,思考本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问题。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学习过程 组织与个案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分)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5分)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4分)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3分)5、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5分)二、【探究案】探究一:改革进行时材料一:“一分钟,333元投入研究和实验;一分钟,生产汽车55辆;一分钟,5288万元货物进出口;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二: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宣告了在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原因。(答案画在课本上)③ 小姜调查发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④ 2021年五一假期,我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4.(2022大连)观察漫画,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 )①转变发展方式 ②优化经济结构③共享发展成果 ④转换增长动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国际国内挑战,我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国需要应对的国内挑战是(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城镇化水平不高 ③城乡发展不协调 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2022湖北随州)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2022龙东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段话说明(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党和国家始终维护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③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这说明党和政府(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只是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 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打造农村共富模式,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育儿友好型、老年友好型、残疾人友好型社会。该目标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A.开放 B.绿色 C.创新 D.共享10.教育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杭州正努力把共同富裕美好图景转化为生动实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为奋力开创“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的发展新局,杭州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和跨区域跨层级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名校集团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待。(1)运用“走向共同富裕”的知识,分析杭州市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材料二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中国过去十年发展最显著的逻辑主线,这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始终锚定的目标。 (2)运用所学,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 11.(2022山东滨州)(节选)家国情怀 学思践悟简要回答下列材料所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观点或道理。材料体现的基本观点或道理(答出四点即可。)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调研了一些地方,看了不少情况,很有启发和收获。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摘自习近平主席 2022新年贺词分层作业 A层:1、2、4、7、9题。必背:为什么共享发展成果?B层:1-5、7、9、11题。必背:为什么共享?怎样共享?C层:1-11题。必背:为什么共享?怎样共享?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选做:提能习题德育安全教育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本节课反思成 功 点 不 足 点 提 高 对 策2022年初三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1.2走向共同富裕 单元 第一单元 上课时间 2022.8.31 课 时 1集体备课人 主备 辅备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初步了解党史、改革开放史。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素材分析和阅读教材,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责任意识:1.树立改革精神,2、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重 点 1、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2、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措施。难 点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了解很不全面,因此对于主要矛盾及如何走向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引导。同时,需要引导学生明心改革开放和共同富裕的联系学生课前准备工作 完成预习案,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 预习教材,思考本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问题。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对应目标与 设计意图 个案补充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改革的作用、重要性 党的初心和使命 思考,回答问题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学生自学 (一)检查导学案中预习案完成情况 (二)用5分钟,根据预习在教材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分)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5分)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4分)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3分)5、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5分) 检查自学情况 先自学后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课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环节一 (改革进行时 ) 材料一:“一分钟,333元投入研究和实验;一分钟,生产汽车55辆;一分钟,5288万元货物进出口;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宣告了在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 (1)学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原因。(答案画在课本上) (2)全面深化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仔细阅读材料和教材,答问题 分析材料 先自学 后合作 回答问题 通过阅读分析,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通过情境设置,达成目标:通过素材分析和阅读教材,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环节二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民生事,最关情。改革从哪里改起?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尽管这些事情往往是最难的。 改革“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这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发展思想或理念? (2)当代中国为什么坚持上述发展思想? (3)[共同富裕提供苏州样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江苏省和全国“两个率先”战略的排头兵,也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多的“苏州样板”。 运用所学知识,提炼上述材料中苏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做法。(列出要点即可), 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推进共同富裕的做法吗? 思考回答 做笔记 阅读探究与分享,思考怎样提升个人素养 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想 通过思考,理解为什么共享发展成果 在情境设计中,探讨怎样共享发展成果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懂得了 。分层作业布置 A层:1、2、4、7、9题。必背:为什么共享发展成果? B层:1-5、7、9、11题。必背:为什么共享?怎样共享? C层:1-11题。必背:为什么共享?怎样共享?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要教学反思德育安全教 育1.2走向共同富裕 讲学案 (学生版)班别: 组别: 姓名: 评价:课标要求:了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初步了解党史、改革开放史。【学习目标】政治认同:通过素材分析和阅读教材,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责任意识:1.树立改革精神,2、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学习重点】1、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2、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措施。【学习难点】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初读本框内容,标注出重点问题及答案。2、探究案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答案在书上能找到的就勾画,找不到完整答案的,就要动笔写在本卷空白处。一、【预习案】(阅读教材,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会重要问题。)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5分)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5分)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4分)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3分)5、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5分)二、【探究案】探究一:改革进行时材料一:“一分钟,333元投入研究和实验;一分钟,生产汽车55辆;一分钟,5288万元货物进出口;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二: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宣告了在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原因。(答案画在课本上)探究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民生事,最关情。改革从哪里改起?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尽管这些事情往往是最难的。改革“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这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发展思想或理念?(2)当代中国为什么坚持上述发展思想?(3)[共同富裕提供苏州样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江苏省和全国“两个率先”战略的排头兵,也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多的“苏州样板”。运用所学知识,提炼上述材料中苏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做法。(列出要点即可),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推进共同富裕的做法吗?三、评价训练案】1. 判断并改错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只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向顽瘴痼疾开刀,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我国经济由高质量发展转向高速发展。2.重点知识默写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③党和政府坚持 的发展思想。我国坚持以 建设为中心工作。④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3. (2021·遂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以下情景体现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① 第75届联大投票选举2021-2023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中国成功当选② 2020年中国各省GDP总量居前两位的是广东、江苏,后两位是青海、西藏③ 小姜调查发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④ 2021年五一假期,我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4.(2022大连)观察漫画,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 )①转变发展方式 ②优化经济结构③共享发展成果 ④转换增长动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0 达州)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国际国内挑战,我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国需要应对的国内挑战是(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城镇化水平不高 ③城乡发展不协调 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 (2022湖北随州)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 (2022龙东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段话说明(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党和国家始终维护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③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这说明党和政府(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只是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 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打造农村共富模式,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育儿友好型、老年友好型、残疾人友好型社会。该目标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A.开放 B.绿色 C.创新 D.共享10. (2022浙江杭州)(节选)教育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杭州正努力把共同富裕美好图景转化为生动实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为奋力开创“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的发展新局,杭州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和跨区域跨层级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名校集团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待。运用“走向共同富裕”的知识,分析杭州市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材料二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中国过去十年发展最显著的逻辑主线,这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始终锚定的目标。 (2)运用所学,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 11.(2022山东滨州)(节选)家国情怀 学思践悟简要回答下列材料所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观点或道理。材料 体现的基本观点或道理(答出四点即可。)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调研了一些地方,看了不少情况,很有启发和收获。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摘自习近平主席 2022新年贺词探究一答案: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因此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探究二(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共享发展理念。(2)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3)】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②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④坚持改革开放。(4)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评价训练案部分答案都是错的。(1)改同步富裕为共同富裕。(2)只要……就,太绝对了。(3)前后反了。2题答案略3C 4B 5A 6B 7C 8D 9D10【答案】(1)杭州市基础教育发展还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待,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能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本题还可从“走向共同富裕”的其他角度作答)(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1. 【答案】 (1)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⑤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案(教师版).doc 1.2走向共同富裕教案.docx 1.2走向共同富裕讲学案(学生版)(1)(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