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2.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3.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通过对前面各单元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也有了一些与食品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初步知识。本课题的一些内容,学生已在前期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从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以及身边各类疾病的发生)有所接触。此时学生的认识开始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对于人体的组成元素以及元素的作用的认识,已不再满足从广告媒体或生活经验中“骨头断了要补钙,儿童食欲不振要补锌,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等等片面的、零散的关于元素与健康的认知,他们想在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人体,更全面地去认识元素与健康的作用等。对于频繁出现的一些保健品的广告,他们有探究的欲望,想知道到底这些对于自身是否需要去补充等等,所以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这些课的积极的情感动力。但是部分学生一些认识还不够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不能准确地将“元素”与“物质”区分开。二是仅仅将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停留在口头上、答题时,而不能将其切实落实到日常生活实际行动中。三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饮食习惯缺乏科学的认识甚至是一些有害健康的观念。教学重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查找收集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通过广告中的各种食品、保健品图片展示,创设情境把学生轻松地引入化学课堂,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自主交流,精讲点拨导读: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勾画重点,上网查阅,做好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相应问题设问:通过阅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何界定?常量元素有哪些?交流:导学案2(1)(2)预设:钙、钠和钾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交流:钙、钠和钾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总结:1、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青少年缺钙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中老年人缺钙患骨质疏松3、富含钙的食物讨论: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常会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为什么?设问:通过阅读,你对微量元素有哪些了解?交流:你能说说铁、锌、硒、碘、氟对人体的作用吗?总结:铁、锌、硒、碘、氟对人体的作用讨论:人体中所含元素都是对人体有益的吗?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是不是多多益善呢?你对生活中有益元素的补充有何看法?你对有害元素有哪些了解?交流:1.铅的危害和存在2.水俣病3.痛痛病点拨:避免有害元素对人体的危害设计意图:依据本节教材特点,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指导学生阅读,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能自己说的教师不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本领。以学生自读交流为主,通过重点点拨突出主要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让学生对化学才学生产生亲切感。三、当堂训练,巩固拓展指导:在新知认识之后集中练习,主要以基础为主练习:完成导学案三 4-8交流: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点拨:7、8题,理解巩固所学,达到会用四、课堂总结,学以致用1. 通过学习,你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怎样的认识?反思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2.通过网上查阅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请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