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向阳而生,风雨无惧(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命教育:向阳而生,风雨无惧(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授课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向阳而生,风雨无惧
授课年级 小学二年级 主题 生命教育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倡导学生对人生价值产生积极肯定,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其生命观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现实生活中本真生命的关注和呵护。可以从存在主义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与精彩。 3.基于积极心理学,其更关注学生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等,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生命关系,追寻积极的生命意义。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对未来发展保持好奇; 帮助学生觉察与接纳自己当前生命阶段的变化;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目标,让学生领悟并学当生命中遇到挑战时,学会寻找资源与他人一起合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自我发展意识,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无限可能与精彩,能够接纳成长中遇到的变化与挑战。 【难点】 让学生领悟并学当生命中遇到挑战时,学会寻找资源与他人一起合作。
教学设计 团体热身/导入阶段:埋下种子,果实未生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大家看老师的手里有什么呀? 学生:“种子!”没错,是种子,老师找到了这类种子生长过程的录像,大家将其中种子的生长过程按顺序重新排列一下可以吗?给大家1-2分钟的时间。想必这个任务很简单,大家应该都做出来了。然后今天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大家猜猜这颗种子会结出什么呢? 【教师任务】 引导学生对这颗种子的好奇心,将这颗种子和自己的成长进行联系。 【学生活动】 学生将图片顺序打乱进行排序并猜测种子会长成什么果实。 【设计意图】 用猜测“结出何种果实”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历程与种子的生长做比对 过渡语:同学们想出来的果实各种各样:有向日葵、有萝卜、有豆苗……嗯,都很好,那这种子究竟会结出什么呢? 团体转换阶段:经历风雨,萌芽成长 【教师任务】 同学们,怀着“种子究竟会结出什么样子的果实”的疑问,那今天我们就现场模拟一下。即通过一个小游戏去感悟、体验种子成长的过程,最后将由老师揭开谜底:我们的果实究竟是什么,好不好?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并扮演“风雨”这一角色。 【学生活动】 游戏规则:
(1)所有人首先都是一颗种子;
(2)为了获得生长的养料,通过猜“石头、剪布”,进行PK;
(3)进化次序为“种子—发芽—幼苗——果实”。每次猜拳后,赢得升一级,输的降一级,平局不升不降继续找人PK。游戏在我们组成的6人小组内进行,游戏时间8分钟,时间一到游戏即刻停止。
老师会充当环境风雨,一旦风雨靠近,正在PK的两人需要拥抱进行对抗风雨,否则两人同时退回下一级。
(4)比拼只能在“同级”间进行,不能到达某一级后就停下来,游戏必须持续进行。 每个种子生长的过程都有着独特的动作: 种子:身体蹲下,双手在胸口抱拳; 发芽:双手慢慢张开在胸口,身体半蹲; 幼苗:双手慢慢张开,身体直立; 果实:双手举过头顶,身体直立; 【设计意图】 让同学在模拟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种子生长过程中遇见的困难与挑战,既有阳光雨露的滋养,也有风雨袭击的洗礼。在游戏输掉后继续PK,是让学生感受到自我成长需要积极主动;整个游戏设置既有竞争又有合作;PK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到在群体竞争中以及个人的成长变化以及与之相随的情绪变化(身体觉察)。而老师扮演的“风雨”是让学生感受到成长过程中也需要合作。 过渡语:恭喜每位同学都经历了这个种子生长的过程,我们每个同学都给自己一些掌声好不好,“大家都很棒” 提问备选: (1)大家作为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啊?答案:风雨,PK,阳光…… (2)对于老师扮演的风雨到来,当时大家心里是什么感受? (3)有多少同学已经生长到“果实”这个阶段啦?有什么样的感受? (4)有同学自己还没有生长到“果实”阶段,是什么感受? (5)有没有同学曾经是“果实”,但之后又掉落到前几个阶段,你感觉如何? (6)有没有同学的“果实”失而复得,通过反反复复好几次才结出的果实?有什么感受?
团体工作阶段:萌芽初成,硕果累累 开场白:大家刚才说出的种子经历的变化,比如阳光雨露的滋养、风雨的挑战;其实就像大家一到五六年级的成长经历一样;果实的过程或最终的果实的样子就像是大家适应的过程,或适应后的样子。每一组的同学大家一起再回顾一下种子生长经历的过程,画出认为的果实(这个果实喻指小学结束大家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的?(猜测果实可能是向日葵、胡萝卜等等……) 【教师任务】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画画和书写的方式记录下种子萌芽至长出果实的过程以及最后结出的果实。 【学生活动】组内同学讨论,一起画出结出的果实,可以用文字进行备注。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内在能力和资源,积极应对当下的适应性压力,比如小升初的压力等 过渡语:大家画得各有精彩,就如大家展示的一样,生长过程可能经历风雨,但我们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得到老师的指点,最后终将有所收获,要感谢自己这份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珍贵的坚持。 四、团队结束阶段:揭开谜底,果实已成 我们可以看到最后我们的种子结出了果实是萝卜,当然也可以是花朵,豆苗……每一颗种子通过上述的生长经历都将有所结果。与同学们刚开始猜测的各种各样的结果相呼应。其实我们这粒种子会长成什么样子?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就是同学们自己小组的答案。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看完视频:结出果实的感受) 【教师引导】 老师可以分别播放种子长成萝卜和向日葵的视频 (1)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要通过一系列的生长过程结出果实,有所收获,请保持积极的期待与信心。 (2)成长过程中处处有变化,我们可能也会遭受”风雨”,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资源:朋友的帮助、家人的支持。 【设计意图】 结束阶段,通过老师播放视频揭开种子结出什么果实的谜底,回答课程一开始的问题,也将其与学生的答案相呼应,告诉学生每人都终将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果实。
课程反思 包括课程亮点、自我评价、实际教学后的感悟等 【课堂亮点】 1.开篇设疑,激发学生好奇心;整个课程又以一颗种子贯穿其中,将心理健康活动一体化;以种子萌芽与生长类比学生此时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课堂通过游戏模拟成长过程。 2果实答案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白经历这样的变化与过程,终有收获,鼓励学生向阳而生,遇到挑战学会寻找资源、学会合作。 【设计思路】 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种子萌芽,猜测果实导入,开篇设疑,激起学生好奇心;紧接着通过小组头脑风暴猜测结果和亲历种子生长过程,使学生明白成长过程中处处有变化,我们可能也会遭受”风雨”,但是只要我们保持长出果实的心,继续向前走,学会合作,我们不会空手而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