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积极情绪:心存感恩【理论背景】恩格斯指出:"一个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在小学教育阶段,感恩教育重点在于把感恩教育具体化、行动化、生活化,在日常工作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课堂教学活动,老师要充分挖掘感恩素材,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使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知恩、感恩。 感恩是培养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有部分青少年和儿童缺乏感恩教育,以"我"为中心,不知回报,只知索取,折射出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上的缺位。因此,实施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内涵,树立感恩的心态,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需要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家校协同教育中来融入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将之内化于每个学生的心田,践行于日常生活学习中。"感恩"不仅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主要体现为以德报德,能够唤起人性的真善美。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使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动起来,让教育形成合力,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情,回报伟大祖国的培养之爱。课题研究的背景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不是陶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幺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值得感恩的人和事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激发学生的感恩情绪,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表达感恩的情感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2.难点:将感恩情绪带入真实生活之中。【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观看视频片段《种子变成向日葵》师生讨论:1.从一颗种子到向日葵,中间经过了多少程序?2.成长为向日葵,大家觉得有哪些人、哪些事物值得感谢?3.联系生活实际,同学们再想一想,自己的生活里,有哪些值得感谢的人或事情?为什么?(二)主题活动1.讲述绘本故事《阿比忘了什么》指导语:现在,我们发现每个人的身边其实都有值得感谢的人、值得感谢的事,那么我们要如何把内心的感谢表达出来,让对方也知道呢?很多同学都知道可以说“谢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阿比忘了什么》。2.师生讨论:① 故事中的阿比为什么晚上睡不着?② 他究竟忘了什么?③ 最后阿比做了什么?④ 有时候,我们因为某些原因,比如生病了说不出话,比如不好意思、害羞等,暂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感谢,那么,大家还能想到哪些表达感谢的方法?(三)活动总结分享其实感恩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句话语、一个行动,都能表达和诠释感谢的真谛;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心存感恩之心的人,一年365天都有阳光照耀;缺乏感恩之心的人,一年四季都会觉得寒冷;心存感恩,让一句简单的话语充满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事变得无比亲切起来。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四)启发拓展1.老师相信你们的父母也非常爱你们,学生倾诉父母对自己的爱,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卡,写出爸爸、妈妈爱你,让你感动的五件事1、————— 2、————— 3、————— 4、————— 5、—————2.下面请选择最能体现爸爸妈妈爱你的一件事来说一说(播放感恩的心音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