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歌唱祖国》《神圣的战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唱《歌唱祖国》感受祖国的美好。。学习歌曲《神圣的战争》,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2、教师弹唱《歌唱祖国》,学生分段学唱,进行识谱练习。教师讲解作品作者与创作背景,并拓展欣赏《神圣的战争》。3、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进行曲风格与力度的变化。复习节拍、弱起节奏、附点八分音符等乐理知识。新知导入十月一是我们祖国的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想用各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的爱。新知讲解你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样风格的作品 进行曲式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场合运用?检阅、颁奖、会议开幕等。新知讲解进 行 曲: 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常用2拍子和4拍子。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新知讲解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速度:中速 情绪:壮大行进地王莘:著名作曲家(1918年——2007年), 原名王莘耕,江苏无锡荡口镇人。天津市音协名誉主席、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旋律学唱新知讲解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A—B—A’新知讲解弱起小节乐曲由拍子的弱起部分开始,叫做“弱起”。弱起乐曲,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做“弱起小节”。新知讲解跟着老师的伴奏唱好旋律,注意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新知讲解第一乐段:雄壮有力,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新知讲解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阔步前进的气势。新知讲解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新知讲解这首歌表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面貌?这首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新知讲解《歌唱祖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坚定有力,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音乐雄壮豪迈,积极向上,带有行进风格。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象征。新知讲解《神圣的战争》是苏联卫国战争著名歌曲。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这首歌曲既有颂歌音调,又是一首三拍子的进行曲,具有史诗般的气质,准确体现了苏联人民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同仇敌汽、万众一心的抗战精神。歌曲简介创作背景《神圣的战争》是上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的卫国歌曲。1941年6月下旬,德国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苏联军队奋起反抗,频频受挫,伤亡惨重,数以万计的大小城乡毁灭在德军的炮火下,上百大中城市沦陷。危难时刻,为了鼓舞军队和人民的顽强斗志,亚历山大罗夫连夜谱写出这首歌曲,旨在鼓舞苏联人的斗志。歌曲很快响彻苏联的大小角落,苏联士兵用钢铁般的身躯阻挡住德国军队的进攻,由防御转为胜利。鉴于歌曲的鼓舞之大,被铭为了苏联卫国歌曲。后期,被众多国内外歌舞团演唱。新知讲解曲作者简介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1883-1946),苏联人民艺术家(1937),苏联国家文艺奖(1942、1946)获得者,红军合唱团创始人。 其代表作《牢不可破的联盟》为苏联国歌,后其旋律在2001年被沿用为俄罗斯国歌。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速度:稍快中速情绪:悲壮、振奋的新知讲解思考: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作品采用三拍子的节奏,却具有进行曲般的二拍子的特征。新知讲解正是苏联人民智慧的结晶,高超的作战策略,将德国法西斯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苏联战士英勇、忠诚、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苏联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歌唱祖国》,欣赏了歌曲《神圣的战争》,还学会了进行曲的概念及其演唱等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去好好学习,长大后能为国家多做贡献!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背唱歌曲《歌唱祖国》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唱歌《歌唱祖国》欣赏《神圣的战争》.pptx 歌唱祖国.mp4 歌唱祖国伴奏.mp3 歌唱祖国歌谱.mp4 歌唱祖国范唱.mp3 王莘.mp4 神圣的战争.mp4 神圣的战争俄语.mp3 神圣的战争俄语1.mp3 神圣的战争国语.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