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课题3 水的组成
设 计 者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情感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难点 1.电解水的实验2.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导言]同学们对于水熟悉?哪一位同学说一说你对水的认识,它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
教授新课 [引入]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泊中有水,各种生物体内含有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比如水力发电,水能提供水运的航道,宜人的风景等等。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水都被作为一种元素存在着,认为水不可以分解,直到18世纪末,科学家才通过水的生成和分解的实验的探索,确认水的组成。那么水的组成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 [板书]课题3 水的组成 [设问]一、水的组成 [板书]1.电解水实验[探究实验]播放电解水的视频,观察。[提问]在叙述实验现象之前,老师问一下大家,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总结]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1:2 (3)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板书]2.实验分析 [提问]正极管和负极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总结]1.正极管内产生的1体积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2.负极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上节课知识,可知是氢气。 3.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讲解]由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口诀来记忆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一,负氢二”。[提问]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回答]学生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O2),所以可表示为:[板书]4.水(H2O)   氢气 (H2)+氧气(O2)[提问]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回答]因为水生成了两种物质,所以为分解反应。[提问]那么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什么化学反应类型?[回答]分解反应。[讲述]那我们可以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提问]水 、氢气、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他们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分析]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提问]现在我们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回答]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提问]你能说出下列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吗?①铁(Fe) ②铜(Cu) ③过氧化氢(H2O) ④四氧化三铁(Fe3O4) ⑤高锰酸钾(KMnO4) ⑥氯酸钾(KClO3)[回答]分别是(1、2)一种元素,(,3、4)两种元素,(5、6)三种元素。[总结]化学上把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板书]二、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提问]H2O、CO2、Fe3O4、P2O5、Al2O3 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组成有什么特点?[回答]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有两种元素组成。[分析]我们把这一类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总结]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分类法在化学的学习中运用非常多,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树状图进行学习。[展示]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刚刚学习了水的组成,了解了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那么现在我们通过一些习题巩固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学生练习]本节小结我们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还了解了单质、化合物以及氧化物。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增加水的导电性 现象:实验分析结论:口诀:“正氧一,负氢二”3.水(H2O)    氢气(H2)+氧气(O2)二、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来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作业设计 在之前学过的知识中找到十个不同的纯净物,并将他们按照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进行分类。
通电
通电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