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3课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3课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看懂某些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团结协作,勇于实践的精神,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即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问题1:有一位卖化肥的老板在他的店面打了一条广告,“本店所售尿素含氮量不低于48%”。请问同学们是否相信该条广告?问题2:由于原子的质量很小,为了书写与使用的方便,于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 看、听、猜想说。听,讨论,交流。 激发学生获取新知的欲望。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二、合作探究 展示:一、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讲解:例:求O2 和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展示:练习1:计算Ca(OH)2 、CO(NH2)2 、3P2O5 的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来回巡看,用手机通过多媒体把少数学生的练习投影在大频幕上。 看、听,与老师交流两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完成练习1,其他学生在草稿上完成。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利于课堂练习的巩固。
展示:二、计算物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教师讲解:例:求 CO2 和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展示:练习2:(1)求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求CO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强调: 要写清元素的先后顺序,结果化为最简整数比。 看、听,与老师交流两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完成练习2,其他学生在草稿上完成。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示:三、计算物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讲解: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100%==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讲解:例:求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展示:练习3:计算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有一位卖化肥的老板在他的店面打了一条广告,“本店所售尿素含氮量不低于48%”。同学们是否相信该条广告? 听,思考,与老师交流。两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完成练习3第小题,其他学生在草稿上完成。 培养学生微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交流、讨论、回答。 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
四、课后延伸 展示:如何求36克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 课后讨论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习惯
五、作业布置 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1)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课后完成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设计: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1、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